第二章:浑天裂变
巍峨的皇宫沐浴在清晨的曦光之中,金色的琉璃瓦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一派盛世景象。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一场足以颠覆王朝根基的惊天巨变正在酝酿之中。
沈炼在获得“磁感线虫”植入后,被朱元璋秘密安排进入钦天监,名义上是学习天文历法,实则是暗中调查浑天仪的秘密。
钦天监,这座负责观测天象,推演历法的神秘机构,在常人眼中充满了敬畏与神秘。
但在沈炼的“磁感视觉”之下,这里的一切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钦天监的核心建筑,是一座高达数丈的圆形 大厦,顶端安放着巨大的浑天仪。
从外部看,浑天仪是由青铜铸造的精密仪器,布满了复杂的刻度和环状结构。
但在沈炼的眼中,浑天仪却仿佛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无数肉眼无法看见的磁髓能量在其中高速流转,发出令人心悸的嗡鸣。
他能清晰地看到,浑天仪的核心部位,镶嵌着一块巨大的黑色晶石,那晶石如同心脏一般搏动,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强大的磁能,通过遍布钦天监地下的复杂管线,输送到皇宫的各个角落,乃至整个应天府。
“这就是磁髓的力量吗?”
沈炼站在浑天仪之下,心中震撼不己。
他从未想象过,支撑着大明王朝运转的,竟然是如此神秘而强大的能量。
在钦天监的日子里,沈炼除了学习天文知识外,更多的时间是用来研究浑天仪的能量流动规律。
他发现,浑天仪的运转并非完美无缺,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异常波动。
这些波动平时难以察觉,但在“磁感视觉”之下,却清晰可见,如同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礁。
他将这些异常波动记录下来,并试图找出背后的原因。
通过查阅钦天监的古籍文献,沈炼逐渐了解到,浑天仪并非一蹴而就的完美造物,而是在不断地运行和改进之中。
刘伯温在设计浑天仪时,似乎预见到了某种潜在的危机,留下了许多隐晦的记录和图纸,散落在钦天监的各个角落。
沈炼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任务远比想象中更加艰巨。
他不仅要揭开浑天仪的秘密,更要找到解决浑天仪潜在危机的办法。
然而,留给沈炼的时间并不多。
就在他潜心研究浑天仪之际,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的消息传到了应天府,靖难之役爆发了。
朝野震动,举国哗然。
建文帝朱允炆仓促应战,任命老将耿炳文率军北伐。
但战局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燕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首逼应天府。
沈炼敏锐地察觉到,这场靖难之役,表面上是叔侄争夺皇位的权力斗争,实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通过“磁感视觉”,他看到,随着战事的推进,天地间的磁髓能量流动开始变得紊乱起来,应天府上空的气运,也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
他想起朱元璋曾说过,靖难之役的背后,是磁能资源的争夺战。
难道说,燕王朱棣起兵,并非仅仅是为了皇位,而是为了磁髓能量?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沈炼开始暗中调查靖难之役的内幕。
他利用锦衣卫时期的人脉,收集了大量关于燕军的情报。
他发现,燕军的武器装备,似乎与传统的军队有所不同。
在燕军的精锐部队中,装备着一种名为“磁暴弩”的新型武器。
据说,这种磁暴弩并非普通的弓弩,而是利用磁髓能量驱动的远程武器,威力巨大,射程极远,远非普通的弓弩可比。
而在靖难战场上,燕军正是凭借着这种磁暴弩,屡屡击溃朝廷的军队。
沈炼意识到,靖难之役的本质,的确是一场磁能资源的争夺战。
燕王朱棣掌握了磁暴弩这种新型磁能武器,意图以此夺取皇位,进而掌控整个大明王朝的磁能系统。
为了阻止朱棣的阴谋,沈炼决定冒险潜入燕军大营,探查磁暴弩的秘密。
他利用“磁感视觉”的隐蔽能力,避开了应天府的重重戒备,秘密潜出了城。
夜幕降临,沈炼悄然接近了燕军在应天府城外设立的大营。
燕军大营戒备森严,巡逻的士兵络绎不绝。
但在“磁感视觉”之下,燕军的巡逻路线,***,都如同掌上观纹般清晰可见。
沈炼如同幽灵般穿梭在燕军大营之中,避开了一队又一队巡逻士兵。
他循着磁能波动的方向,一路深入燕军大营的核心区域。
最终,他来到了一座戒备尤为森严的营帐前。
营帐周围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甚至还有几名气息强大的武林高手暗中守卫。
沈炼知道,这里很可能就是燕军磁暴弩的核心所在。
他深吸一口气,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靠近营帐。
透过营帐的缝隙,沈炼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
营帐之内,摆放着数十架造型奇特的弩弓,那些弩弓的弓臂并非传统的木质或金属,而是由一种黑色的晶体材料制成,晶体表面闪烁着幽暗的光泽,如同夜空中的星辰。
在弩弓的箭槽中,插着一种特殊的箭矢,箭矢的箭头并非普通的金属,而是一颗颗小巧的磁髓晶体,散发出强大的磁能波动。
几名燕军工匠正在忙碌地组装着磁暴弩,他们的动作十分小心翼翼,仿佛在操作某种极为精密的仪器。
沈炼注意到,这些工匠的手中,都佩戴着一种特殊的护腕,护腕上镶嵌着一些细小的磁髓碎片,似乎是为了防止磁能辐射的伤害。
“果然是磁暴弩!”
沈炼心中震惊不己。
他终于亲眼见到了这种传说中的磁能武器,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靖难之役的确是一场磁能资源的争夺战。
就在沈炼准备进一步探查磁暴弩的秘密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
燕王殿下有令,即刻启程,前往灵璧!”
一名传令兵的声音在营帐外响起。
沈炼心中一凛,他意识到,燕军即将有所行动。
灵璧,正是靖难之役的关键战场,燕军南下的必经之地。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将磁暴弩的情报传回应天府,否则,一旦燕军在灵璧战役中使用磁暴弩,朝廷的军队必将遭受重创。
沈炼不再犹豫,他悄然撤离燕军大营,趁着夜色掩护,连夜赶回应天府。
回到钦天监后,沈炼顾不上休息,立即将自己在燕军大营的所见所闻,以及磁暴弩的情报,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建文帝的手中。
建文帝在得知磁暴弩的存在后,震惊不己。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这位叔叔,燕王朱棣,为了夺取皇位,竟然不惜动用如此可怕的磁能武器。
为了应对燕军的磁暴弩,建文帝紧急召集朝中大臣,商议对策。
但朝廷对于磁能科技的了解十分有限,面对威力强大的磁暴弩,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就在朝廷一筹莫展之际,沈炼主动请缨,向建文帝献上了一条破解磁暴弩之法。
他提出,可以利用浑天仪的磁能调控能力,干扰磁暴弩的能量运转,从而降低其威力,甚至使其失效。
建文帝采纳了沈炼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钦天监特使,秘密前往灵璧战场,负责指挥浑天仪的磁能防御作战。
沈炼临危受命,再次踏上征程。
他知道,接下来的灵璧之战,将决定大明王朝的命运,也将决定他自己的命运。
而他所掌握的“磁感视觉”和对浑天仪的初步了解,或许将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