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整点薯条
“我打算待会儿去码头整点薯条。”
“你误会我了伙计,我说的是咱们这一辈子的终极目标。
归根到底,活着是为了什么?”
“为了待会儿去码头整点薯条......”陈灵泣靠在宿舍阳台,看着空中飞过的鸟儿,忽然想到了以上两只海鸥对话的梗,微微笑了一下,掏出打火机点起一根烟,心里在想“是啊,哪有这么多烦恼,不如去M记整点薯条恰一恰。”
“我等下去M记,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带的吗?”
陈灵泣对着宿舍敞开的门里面的舍友说道。
“不用了。”
“我们都吃了。”
“我们哪里像你一样可以睡到下午一点,自由自在。”
舍友们都吃过了所以拒绝了他。
陈灵泣之所以能睡到下午一点,是因为他们己经是本校准毕业的大三学生,己经没有课程和学业的安排,许多同学都己经在校外找实习上班,不过宿舍还是可以住到大三毕业的。
陈灵泣自己开了一个淘宝网店,工作时间自由,每天傍晚安排发货就能完成好工作,所以并没有早起上班上学的习惯,一般都睡到下午一两点才起来“觅食”。
陈灵泣本身是喜欢欧美音乐圈子的,艾薇儿,泰勒,雷帝嘎嘎,酷玩乐队,火星哥,绿日乐队等等都是他的最爱,经常混迹于歌手或者乐队们的贴吧、微博、论坛等。
有一次有喜欢的歌手发布新专辑,自己没有找到合适的代购美国版本的专辑,便自己带头组织一次团购,为了方便交易开通了淘宝店铺,把链接挂了上店铺......后续慢慢地自己就变成了团购欧美音乐CD的淘宝店主,从而走上了电商这一条路子。
毕竟是在校大学生的小打小闹,店铺销量不温不热,利润勉强够自己大学期间的生活费,重要的是做电商比较自由,除了回复咨询的客户,就是晚上打包发货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行了。
对比在校外公司实习的朝九晚六那可是太舒服了,所以陈灵泣也坚持做了好几个月的电商,己经积累到不少老客户和新朋友们了,重要的是,在交易过程中认识了一个隔壁城市的小姑娘,日积月累慢慢熟悉起来,发展成了网恋......所以别人都说陈灵泣是做电商找到的对象。
广州的秋天,街头巷尾依旧绿意盎然,只是偶尔几棵树上微黄的叶片,像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洒下的金色书签,提醒着人们秋的悄然来临。
天空湛蓝如洗,云朵洁白如雪,阳光明媚而温暖。
学校附近的M记。
陈灵泣点了个单人套餐,薯条可乐加汉堡,坐在阳光下的玻璃窗边一边悠闲地吃着薯条一边观看着来往的行人。
他拿出手机拍了一张薯片的照片,打开微信发给了上文说的做电商找到的对象--胡婉儿。
图片配文:“上班累了吗?
不如到码头整点薯条?”
秋天里的下午两点多,胡婉儿正好午休完的上班时间。
“正在上班呢。
我累了也不能去整薯条啊,哪像你,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想必你是刚刚睡醒出来“觅食”吧?”
“没错,刚吃上呢。
婉儿上班也要元气满满噢,加油,么么哒!”
胡婉儿看到之后发了个娃娃脸的可爱笑脸表情,然后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陈灵泣慢慢吃完了汉堡和薯条,便起身拿着可乐回学校去了,他要开展自己一天的工作了。
所谓的工作不仅仅是电商上的售前售后和发货,他想要获取客户,必须有留住客户和吸引客户的手段。
他不仅只是做欧美音乐CD的代购,还是贴吧和歌迷论坛的“大神”。
所谓的“大神”那必须有一定的技术。
他的日常会给歌手的采访做翻译,歌词翻译,还有高清表演视频的下载与分享,街拍图片分享,MV的字幕制作等等。
他有这么多的技能,使得他在歌迷论坛里面有着很多歌迷朋友,这些都是他淘宝店铺的电商的潜在客户。
陈灵泣的英语很好,初二和高二的时候都代表班级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英语竞赛并且获奖了。
自从做了歌手的字幕组成员之后,英语水平更是得到了锻炼,愈发地精进了,大学英语西级和六级都轻松拿下。
陈灵泣的淘宝店铺虽然日常经营没问题,不过想赚大钱可能还有一些距离。
他于是尝试了添加产品种类,比如歌星代言的产品--鞋子、香水、衣服、包包等。
扩张的产品线使得订单也开始多了起来,店铺收益在增加。
陈灵泣最近都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扩大规模,但是一首没有什么头绪,使得他有一些心烦。
他忽然想到了国内的追星族喜欢购买定制类产品,例如手环,水杯,T恤,手机壳,胸针等定制类产品,这类产品市场也很广,于是便想出了定制的产品这条路线。
陈灵泣先在自己电脑上面设计图案,于是下单到工厂制作出样品,打算拍照上架产品,以后出了订单再生产然后发货。
手机壳单个价格包邮是13块钱,他打算在自己的店铺卖23块钱一个,净利润就是10块钱一单,而且是深圳发货,下单到顾客到手也就三五天时间,这样资金流动得也更快。
他之前做的美国代购,下单之后货物到自己手里差不多要十天,然后再打包发给国内顾客的地址也要三到五天,美国代购的产品资金压力都挺大的,而且利润也并不高。
如果国内定制款的手机壳、T恤、马克杯都能卖起量的话,利润也是相当高的。
马克杯成本8元,能卖18元,利润10块。
T恤成本40元,能卖70元,利润30块,不过有可能码数尺寸问题,需要退换货,退换货的物流成本一般都是卖家支出,这也是电商的成本。
说干就干,这几天陈灵泣都在设计产品,然后下单给厂家做样品,然后拍摄上架到店铺。
手机壳、T恤、马克杯都各拿了十套样品,大概700多块钱的开样品成本就这样投进去了。
不能说是豪赌,只能说是小投资,七百块差不多是大学一个月的伙食费了。
一周后,所有样品都到手,花了一天的时间拍照、分类、上架,然后去论坛和贴吧进行推广,一切都如火如荼的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