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换亲二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大河村沈季书活动活动疲乏的筋骨,打算整理一下家中的资产,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都说破船还有三千钉,这沈家除了这早些年盖的青砖大瓦房,还有十亩荒地,今年春日里原主耽误了春耕,秋收也只收了西五担粮食,家中就只有两天左右的口粮和一贯钱,可以说己经达到了小偷都得含泪留袋米的程度。

根据原身的记忆,沈家鼎盛时期富可敌国,随着沈祖父离世,无人管着沈父,这偌大的家业都被他父亲凭借一己之力赌博输光了,可以说是相当败家,之后沈父沈母又相继离世,只留下一片荒地。

原主不晓农事,村子里又没有亲戚帮衬,地里种多少粮食,便吃多少粮食,时常去镇上抄书做工维持生计,本来有个账房先生的工作,但原主前些日子病了许久也就没了,现在的房子还是祖父在时修的,至于原主深知自己配不是谢家小姐,是打算去府城退了亲事,要回聘礼,继续读书科考,复兴沈家门楣。

沈季书按照记忆找到了存放信物的匣子,里面放着几封信和一半成色上好的鸳鸯佩。

他拆开书信,看见书信的内容大致意思是约定女方及笄之时下聘定亲 ,当年的九月十九成亲,但不巧碰上了原主祖父去世,下聘之事到是完成了,婚礼却推迟了,便约定在出了孝期成婚,两家以鸳鸯佩为证,,永结两姓之好。

沈季书回想起来,原书里好像还真提到了一点原主的事,大概是在谢静姝成婚前,有个书生拿着块鸳鸯佩去了谢府,说是和谢静姝有婚约,被谢府打了出去,说书生是穷疯了,来恶赖谢家,最后谢家还给了一百两银子,让这书生回了家,周围人都称赞谢家人善,对上门讹钱的尚且如此宽待。

“所以,你是与谢家那位女主有婚约啊,可惜确是一个一笔便被带过的炮灰”沈季书看着把玩这玉佩,对原主的定位有了清晰的认知。

看来这谢府还是要去一次,有些没必要的麻烦还是扼杀在摇篮里为好,他只想远离剧情好好过日子,至于原主的愿望,他既然用了人家的身份,自然要完成人家的愿望。

大河村离江城算不得远,坐着船顺水而下不过一天的时间便可以到达。

沈季书决定明天一早便去江城,早些去谢府了了这桩亲事,拖的久了总觉得不踏实。

至于聘礼,怕是不好往回拿,根据原书的描写,谢静姝刚嫁进贺府时,因为换亲的缘故,不得自己婆母贺二夫人的喜爱,毕竟谢颜姝的母亲和贺二夫人是绢帕交,对谢颜姝很是喜欢,加之贺府在京都,对江城的事并不清楚,对谢府突然换了两人的亲事,只说谢颜姝得了重病,不宜成亲,人己经进了府,礼己成,无法换回来了,心中难免对谢静姝不喜。

谢静姝后来投其所好送了贺二夫人许多极品东珠,才逐渐缓和了两人的关系,但以谢家三房的财力和人脉是不可能有那些上好的东珠的,反倒是他记得原主的母亲崔氏的嫁妆里有一箱这样的东珠 ,后来送去了谢府做聘礼,那东珠怕不是源于此处。

他倒是不想去掺和剧情,但也不能太过欺负人,属于原主的东西还是要拿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