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濮阳火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濮阳城下,硝烟弥漫。

吕布的西凉铁骑在城下往来驰骋,马蹄践踏处,百姓哀嚎遍野。

刘昊随曹操登城,见吕布横戟立马,身后铁骑如黑云压城,果然有万夫不当之勇。

“吕布有赤兔马,西凉铁骑天下无双,正面硬撼恐难取胜。”

曹操皱眉,“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抚着长髯笑道:“吕布恃勇而无谋,其军粮草皆屯于城外五十里的苍亭。

若断其粮道,必不战自乱。”

刘昊补充道:“可令子龙率轻骑绕道苍亭,焚烧其粮草,某与云长、翼德各率一军,分屯濮阳三门,待其退走时击之。”

曹操击掌称善,遂命赵云率三千白马义从,携带硫磺火油,绕道苍亭。

临行前,刘昊将改良后的机关弩交给赵云:“此弩可连发三箭,射程比寻常弩箭远二十步,子龙可用来破敌骑兵。”

赵云接弩细观,见弩机处刻着齿轮状花纹,正是取自墨门机关术:“军师放心,赵某必烧毁贼军粮草。”

三日后,苍亭方向浓烟滚滚,吕布粮草尽焚的消息传来。

吕布果然慌乱,率军欲退,却见濮阳东门关羽横刀立马,青龙偃月刀在火光中泛着冷光;南门张飞据守,丈八蛇矛舞得如泼墨山水;西门刘昊亲率陌刀兵,刀刃闪着青芒。

“匹夫休走!”

张飞率先冲出,与吕布大战三十合。

关羽恐张飞有失,拍马加入,二人双战吕布。

刘昊趁乱命陌刀兵结阵,专砍西凉铁骑马蹄,一时间人仰马翻,西凉军阵脚大乱。

吕布见势不妙,拔马而走,却被赵云率白马义从拦住归路。

机关弩齐发,西凉骑兵纷纷中箭,赤兔马亦被射中马蹄,吕布险些坠马,幸得高顺接应,才得以逃脱。

濮阳之战大胜,曹操设宴庆功。

席间,郭嘉向刘昊敬酒:“公之谋,善借地利、人和,更善用器械之利,某不如也。”

刘昊谦道:“奉孝过誉,某不过略懂前人兵法而己。”

他望向席间的荀彧,趁机问道:“文若先生,如今兖州初定,当如何安抚百姓?”

荀彧沉吟道:“当务之急,是屯田积粮。

兖州经战乱,百姓流离,若能招募流民,分田而耕,必能稳定民心。”

刘昊心中暗喜,这正与他前世所学的屯田制不谋而合:“先生所言极是,某曾在平原试行屯田,以军屯民屯结合,收效甚好。”

曹操听得此言,目光灼灼:“玄德公若能将屯田之法传与某,某愿与公结为兄弟,共图大业。”

刘备起身笑道:“孟德此言,正合我意。”

于是,二人折箭为誓,结为异姓兄弟,刘昊在旁见此,深知这正是乱世中枭雄结盟的开始。

战后,刘昊随刘备返回平原,途中接到探马急报:“袁绍遣人往常山,欲招纳赵云!”

刘备大惊:“子龙乃我军中虎将,若被袁绍招去,如断我一臂。”

刘昊却笑道:“兄长勿忧,子龙忠义,必不会背我等。

且某己让马均在常山开设医馆,广施金疮药,百姓皆感使君之恩,子龙岂会不动心?”

果然,数日后赵云派人送来书信,言及袁绍使者己被他婉拒,常山百姓皆愿归附刘备。

刘昊读罢书信,望向窗外,见赵云正在校场训练骑兵,银枪在阳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

是夜,刘昊独坐帐中,翻阅从濮阳缴获的墨门典籍,忽见其中一页画着齿轮与火焰的图案,旁注“震雷火”三字。

他心中一惊,想起前世曾听闻墨门有炸药之术,不想竟真存在。

“军师,赵云将军求见。”

亲卫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赵云入帐,手中捧着个木盒:“今日清理战场,得此墨门机关图,或许对军师有用。”

刘昊打开木盒,见是一张牛皮图纸,上面画着一种可投掷的爆燃装置,正是“震雷火”的制作图。

他心中大喜,这正是克制西凉铁骑的利器。

“子龙,明日随某去见工匠,我们要依此图制作震雷火,日后必能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赵云点头,眼中闪过坚定:“某愿为军师前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望着赵云离去的背影,刘昊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善用智谋与器械,才能在群雄割据中谋得一席之地。

而他作为穿越者,正一步一步地将历史的车轮,推向一个新的方向。

濮阳之战后,刘备军威大振,平原郡内屯田顺利,百姓安居乐业。

刘昊则继续改良兵器,训练新军,等待着下一场大战的到来。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必定充满艰辛,但有刘备的仁义、关羽张飞的勇猛、赵云的忠诚,以及曹操的权谋相助,他有信心在这东汉末年,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