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记忆修复师陆离躲在“拾光茶馆”二楼,擦拭着那台老式胶片修复仪。
仪器表面跳动着星云状蓝光,这是父亲失踪前留给她的最后一件东西。
玻璃门铃轻响,穿香云纱旗袍的女人挟着水汽推门而入。
她发梢沾着海棠花瓣,腕间玉镯磕在柜台上发出清响:"他们说你能让褪色的记忆显影?
"**第二章:旗袍上的墨渍**委托人叫白蔓,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策展人。
她打开锦缎包裹的檀木盒,取出一件破损的民国旗袍。
孔雀蓝缎面被墨迹浸染,领口金线刺绣的“芸”字残缺不全。
"这件旗袍的主人在1948年消失了。
"白蔓指尖抚过虫蛀的衣襟,"每任保管者都试图修复,但所有X光、光谱分析都显示..."她突然握住陆离的手按在旗袍上,暗红墨迹突然泛起微光。
**第三章:显影的雨夜**胶片修复仪投射出全息影像:1948年秋雨夜,留声机流淌着《夜上海》的旋律。
穿这件旗袍的少女芸笙伏案书写,梳妆镜映出她清丽的侧脸。
忽然墨瓶被撞翻,深红星火在信纸上蔓延......**第四章:双面刺绣**陆离发现墨渍里藏着银线刺绣,修复仪扫描出奇特的针脚走向。
当她把旗袍内衬对准灯光,倒置的图案竟组成上海外滩地图,某个坐标闪烁着微弱的红点。
"这不是普通墨迹。
"父亲的声音突然在脑海响起,"银线绣的是放射性标记,五十年代苏联专家才......"**第五章:寒山寺钟声**追查至枫桥古镇,陆离在碑廊发现芸笙与青年学者的合影。
照片背后题着“玉碎昆岗”,而当天正是1948年11月9日——史载苏州气象站曾记录到异常电离辐射。
深夜修复仪自动启动,父亲的全息影像浮现:"小离,当年第九研究院的档案......# 第六章 雨巷重逢白蔓婷在梧桐巷口驻足,青石板上的水洼倒映着旗袍下摆的丁香刺绣。
距离她重生后刻意避开陆离声的第三个月,命运还是将那个撑着油纸伞的身影送到了十米开外。
“白小姐的旗袍店选址真有意思”陆离声修长手指抚过门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