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团宠开局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什么叫忘了就忘了?

别的事也就算了,你就瞧着现在还贴在窗户上看戏的那几张脸,这事儿在这个三河大队起码还得传个小半年。

何春香语气严肃起来:“我现在不傻了,这么大的事,我这个当事人当然得知道,不然别人以为我还傻着呢。”

“傻”这个字像是***了王美凤,她当即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两个嫂子。

“按理说这事儿最清楚前因后果的是你二嫂。”

王美凤犹犹豫豫,“我就把我听说的告诉你。”

接下来何春香得到了以下信息:高知青全名高名成,京城人,15岁就来到三河大队,今年21岁了。

高名成是整个知青院儿最勤劳的人,只要出工必拿10个工分。

人也节俭,看着很会过日子,得到了整个大队的一致认可。

就是寡淡了点,不太爱说话。

但学问不低,高中毕业,肚子里有墨水,还给大队小学当过代课老师。

那年有知青偷了一只鸡,所有知青都吃了,除了他,足以见得为人正首。

还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有人家丢了小孩,他去山上给人找到背回来的,善良。

眼见王美凤越说越远,何春香又问回重点:“为什么我们要结婚呢?”

王美凤眼神闪躲,蚊子哼哼一样:“他洗澡你闯进去了。”

“什么?”

何春香震惊。

“哎呀,这也没什么啦,你也不是故意的。”

好家伙,怪不得说那些。

这事儿就发生在昨天,知青们放假相约着去公社,高名成没去,在厢房洗澡。

原主不知怎么就推门进去了。

据说当时被先回来的袁珍珍和钱桂芬两个知青撞见。

本来几个人都没声张,谁知住在知青院儿隔壁的二嫂陈文慧瞧见大声嚷嚷起来。

这下临近的人都跑来看。

何家人是最宝贝这个妹妹的,立马先把人绑了兴师问罪。

二嫂陈文慧提出,这要是不结婚,原主的名声不保。

原主刚满18岁,还是个傻的,谁也没想过她结婚这事儿,但听陈文慧说的也在理。

高名成是知青,就一个人,家里也困难,这婚结了就等于入赘,也算是给原主多找个依靠。

何丰田这个平时好名声在外的支书,一涉及到自家姑娘就不管不顾了。

吴大队长提醒他也不听,势要把这个婚事办成。

何春香有些庆幸,还好自己穿越过来就快刀斩乱麻把婚事退了。

想起高名成那个眼神,也不是个好惹的,强扭的瓜不甜啊。

……东方泛起蟹壳青时,窗外还漫着似有若无的晨雾,裹着凉气从门缝往屋里钻。

何春香缩着脖子,半眯着眼睛打了个哈欠。

一个带着热气的毛巾呼上来,在她脸上胡噜了一下。

毛巾拿开,何春香的视线对上了大嫂李小秀的。

李小秀一愣,讪笑了一下:“哎呀,我又忘了。”

王美凤端着饭,笑着走过来:“你大嫂都习惯给你做这些了。”

一碗鸡蛋羹照例摆在何春香面前。

她有些无奈地把它端到最小的侄子那儿,“我不爱吃这个,给世宝吃吧。”

何世宝的眼睛瞪得溜圆,马上含混着口水说:“谢谢姑姑。”

他话还没说完,李小秀又把鸡蛋羹端了回去,“你身体弱,别给他,他皮实着呢。

你不爱吃我明天给你做水煮的。”

王美凤也马上说:“姑娘多吃点,你身体不好,得吃点营养的。”

何春香只得在大家的注视下把唯一的一碗鸡蛋羹吃掉。

吃完饭,收拾一下,上工的、上学的陆续离开。

留下这个梳着瓜皮头,眼睛又大又圆,缺俩门牙的6岁侄子守着她。

终于可以静静了。

今天是她穿越的第三天。

第一天,被一家子围着问这问那,生怕她是一时清醒。

第二天,被拉去地头上好顿显摆,大家手上的活都放下了,看西洋景一样围着她。

为了防止说错话,也为了多了解现状,这两天她都尽量引导大家说,输入了太多信息。

原主在6岁那年因为一场高烧傻掉的,那天是6月15号,而前天也是6月15号。

王美凤认为这并不是巧合,这是老天爷终于开了眼,可怜他们一家。

原主父亲何丰田是继承爷爷何义德的工作做了大队支书。

爷爷在原主变傻的第二年带她去省城看病,为了救一个小男孩,车祸去世。

原主的奶奶王长女去年底去世,王美凤觉得奶奶没看见如今变好的她非常遗憾。

何家的院门正对着一间坐北朝南的砖房,这是北方,也叫正房。

进门是个客厅,放着吃饭的桌椅板凳和碗柜,靠墙还有一个连通着火墙的炉子。

后面是一个厨房,靠墙两侧各有一个灶台分别连着东屋和西屋的火炕。

西屋是原主父母住。

东屋原本是原主和奶奶住,现在是跟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大女儿何其美和小儿子何世宝住。

东厢房是独门独户的两间。

靠北的一间是大哥何自立和大嫂李小秀住。

靠南的一间西哥何自杰住着。

西厢房现在是杂物间。

二哥何自强和二嫂陈文慧还有他们的三个女儿,何年、何月、何日,在二嫂娘家住。

何春香听那意思,二嫂家过去是地主,成分不好,家里现在就两个身体不大好的老人,住过去方便照顾。

三哥何自仁和三嫂江秋月在青山公社住,三哥在公社配件厂当车工,三嫂在公社中学当语文老师。

除了何丰田,就这两口子是开工资的。

其余人都是在大队挣工分,所谓的泥腿子。

这一家人对原主那是没得说。

据说原主6岁高烧那天,正赶上大队发大水。

早上去卫生所拿了退烧药回来,当支书的爷爷就带着父亲和大哥、二哥到河边扛麻袋抗洪去了。

等原主出现高烧惊厥,年纪尚小的三哥在大雨里找了好久才找到家人,把原主送到公社医院后,烧是退了,人却傻了。

这么多年都没查出原因。

家人都觉得是自己当时没做好,加倍的对原主好。

爷爷去世被定性为见义勇为,公社给了600块抚恤金,被救小孩那家也拿了500块,这钱奶奶去世前指定是留给何春香的。

何春香就是再不了解70年代,也知道这个时候1000多块意味着什么。

本以为这穿越是地狱开局,没想到是被从上到下呵护的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