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穿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陈知乐被热醒,很自然地伸着懒腰,顺带手在脑袋边上这块区域摸索着手机,眼睛微微睁开一条缝,打算看一眼现在几点。

半天没摸到手机,看看周围陈设,以为自己到了外婆家,又闭上眼睛,刚准备喊一声外婆,猛地一激灵,这不对。

她外婆家七八年前就造了新房子,早就己经不是木头梁木头柱的了。

陈知乐睁大眼睛,看清眼前的状况,猛地坐起。

她的动作太大,吵醒了一旁躺着的人。

陈知乐这才发现,身边还躺着的,是她闺蜜夏初。

除了衣服变成碎花棉布小坎肩,头发长了以外,其他的都没什么变化。

她俩暑假在外面野,都晒得挺黑,小麦色。

但不得不说,看到夏初的一瞬间,陈知乐安全感爆棚,她的外置大脑还在就好。

于是陈知乐摇晃着身边的人,“初初,夏初,快醒醒。”

夏初被晃醒,“嗯,知知?”

陈知乐的脑子这才开始转动,回想起一些有用信息,“夏初,我们不是刚从蹦极台上跳下来吗?

怎么就到这了?”

“陈知乐,你是不是又谎报体重了?”

夏初脸色并不太好,周围环境陌生,和陈知乐的放松不同,她非常不安,虽然表情没有一丝丝变化。

“不可能,都是现场称的,怎么可能谎报!”

陈知乐委屈,她急了。

“你让我缓一缓。”

夏初一只手撑在身体一侧,一只手捂着眼睛。

陈知乐观察着周围,“初初,你说我们是不是摔死了?

所以现在是重生还是穿越啊?”

夏初还没来得及回答,两人同时被滞后的身体记忆打了个措手不及,瞬间信息量过载,导致陈知乐又倒了回去,夏初勉强维持原来的样子,脸色泛白。

陈知乐缓过劲儿来,平躺着,咸鱼一般,脑子里属于身体的记忆告诉她,不是重生不是穿越。

“好吧,原来是穿书啊。”

“你看过?”

夏初看向陈知乐。

“看了一个开头,它还是连载中,我就打算养肥了再看。”

陈知乐又坐起来。

“哎,那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

“嗯我想想啊,是一篇年代文,应该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男女主是同一批下乡的知青,在火车上遇到的,主角团有六个人,应该都是在火车上遇到的。

好像是他们下乡一年后就恢复高考了,然后他们就都准备参加高考,回城。

女主有个金手指,是系统空间,里面东西还挺多的,她经常去黑市卖了换钱。

男主是京城人,下乡的地方就定安村,哦,就是我们这,应该是走了关系才来的这,毕竟我们村相对比较富裕。

简介里是写的两人后来一个从政一个从商。

后面我没看了。

按照身体的记忆,我们现在是村支书的女儿们,在故事里那就是背景板一样的存在,甚至都没有姓名,一句话带过了。”

“哦,那男女主叫什么?”

“不记得了。”

“那有什么重大事件吗?”

“记不清了。”

“真棒。”

夏初思考了一下,换了一种方式问道,“换个问题,女主的金手指,是女主自带的,还是她后来遇到了什么机缘得到的?”

“我想想啊,应该是她去废品站捡漏的时候找到的吧。

就是义安镇上那个李老头在管的那家。”

“废品站?”

夏初觉得那她们也能去看看,“你还记得她是找到了什么东西拿到的金手指吗?”

陈知乐摇头,“初初,我觉得,女主的金手指,我们就算去蹲点也拿不到的吧,该谁的就是谁的,抢来也是要还的吧。”

夏初的目光上上下下扫视陈知乐,“等你干几天农活之后,你就老实了。”

陈知乐摊手,无所谓,“这不是还有你吗,我只要跟着你就行了。”

夏初叹气,“我当初应该和你一起看小说的,也不至于这种时候指望你这个小脑瓜子里面能记得住有用的东西。”

“啊哈哈哈,我也不是故意的。”

为了能在大学也受到夏初庇护,陈知乐可是废寝忘食了一整年,才考上京城的大学,己经很不容易了,那可是京大旁边的学校啊。

夏初的调解能力惊人,己经从一开始的不安中缓和了,来都来了,“你想到其他什么内容,记得告诉我。”

“好。”

陈知乐心想,总算是放弃去镇上蹲点了,跟主角抢东西,下场都不会太好的,她怂。

“起床。”

“好的,二姐。”

陈知乐笑嘻嘻回答。

“叫名字。”

“哦,陈夏初,你跟我一个姓了。”

陈知乐呲着个大牙。

夏初只是笑笑。

现在的天气很热,还是三十多度的天,陈知乐起身,站在墙上挂着的年历前,“1976年8月11日,立秋刚过没几天,嚯,我们要是昨晚上来的那也合理,昨天这边中元节。

想想啊,昨天干的是除草的活,晚稻也早种下去了,嗯,最多就是种菜种豆种瓜果,万幸,我们没有一来就赶上农忙,运气不错。

我猜那些翻地的活,应该也不用我们女娃娃来干,还行还行。”

夏初对这方面没有了解,听着陈知乐碎碎念,就嗯了一声。

“夏天,知了,起来了就出来干活,不要在屋里聊天躲懒,我可不像爸妈那样惯着你们,你们别想什么活都不干,快点出来。”

屋外,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

陈知乐听到汗毛竖起,肌肉记忆,害怕这个声音的主人。

“知道了,大嫂。”

夏初提高音量,语气依旧很淡定。

陈知乐乖乖噤声,崇拜地看着这个好闺蜜,依旧是那么的可靠。

两人拿着脸盆和洗漱用品,适应良好,感觉像是在这里住了十几年。

家里的布局,中间是堂屋,两边有西个房间,东边的两个房间,爸妈和小弟睡一间,大哥大嫂一间,西边的房间,她和夏初睡一间,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堆放杂物。

厨房和厕所在院子里,外形是两个单独的小屋子,还有一个室外的水泥板砌的洗手池和洗衣服的台面,用的主要是井水,有一个负压杆,需要用流动的水就要有个帮手在边上做功。

他们这边好像有条件的挨家挨户都打井,地下水冬暖夏凉。

依稀记得他们家位置比较好,井口可以打在院子里,而且还挨着厨房。

大嫂是王家村的姑娘,叫王桂芬,去年嫁过来的,比她们俩没大多少,但是总爱摆家长的架子,陈知乐应付不来,就默默跟着夏初。

陈知乐和夏初跟着记忆顺利到达他们小队的***地,小队长带着他们小队的人前往今天负责的区域。

众人一到地里,陈知乐仿佛是点亮了种地技能,一开始不熟练,看了一旁大哥和母亲的操作,结合记忆很快上手。

夏初明显没有这方面技能,不怎么有效率,最后被李母打发回去给大家送水。

现在天气热,每天差不多五六点起来去干活,九十点钟天热了就回家,父亲陈康年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手头工作忙完了,有时间也会去地里帮着干活。

中午吃饭,睡午觉,下午三西点再出发继续干活。

然后差不多到六七点太阳下山,结束之后跟着小队长,一起去记分员那边计分。

陈知乐对记工分这事也不太熟悉,但是村里也没人会为难他们家,毕竟他爸是村支书,记分员也算是看着她们长大的,记完就可以回家了。

今天下午,他们一家除了大嫂和小弟,全都在地里,一首忙到太阳快下山,大家一起回家吃晚饭。

父亲陈康年特意倒了一点家里酿的黄酒,明显是有点愁,和大儿子一起喝酒,“下个月初,又有一批知青要到了,老的知青点都住满了,李主任还问我要怎么安排?”

“还有二十天,那是来不及给他们加盖了。”

大哥陈春来陪着喝酒。

“怎么又来我们村?”

母亲李筱竹皱眉,“上次来的那几个姑娘就娇生惯养的,还不如我家知了能干。”

“是知乐!”

“好好好,知了知了。”

李母非常敷衍地答着,“本来就是夏天生的你们俩,一个夏天一个知了,还是上户口的时候,柜台的同志觉得改一改好听,就让她改了。

我们都叫习惯了。”

陈知乐小脸一耷拉,算我多余纠正。

一想到哥哥叫春来,弟弟叫雨来,心里又平衡了。

这一打岔,大家都笑了起来,郁闷的氛围被破解。

开始客观分析起情况。

“我们村子吃饱是不成问题的,一年两季水稻,这几年产能都不错,但是也架不住这么往我们这边塞人啊。

哎,也难为城里那些家里有人脉的,不想自己孩子吃苦头,就都送我们这来了。”

“合着又来一批小祖宗。”

大嫂抱怨道。

“每次都送些小妖精来,也不知道安得什么心。”

“少说几句吧,家里也没有让你出去干活。”

大哥陈春来有些不悦地看着他媳妇。

有次一个女知青手里的东西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了,陈春来好心帮了忙,结果每次提起知青,他媳妇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村里这么多单身汉,还需要你去使劲。”

大嫂愤愤道。

陈康年不管他们小夫妻的事情,继续说,“现在就是不知道安排他们住哪,下个月初人就到了,新造肯定来不及了。”

“陈家村西边不是有几间空房子,窗户修一修,可以让男知青住过去,女知青住原来的知青点。

这样男女还能分开,还好管理。”

夏初就着咸菜喝着稀饭,不紧不慢地说着。

“哦,对对对,那边有现成的空屋,修一修快,我一会儿就去李主任家说说这事。”

陈康年心情大好,猛喝了一口酒,“哎,还是闺女好啊。”

“那你顺路去看看老爹老娘。”

李母交代丈夫,又提起之前的事情,“之前大队长还跟我说,有几个知青让他帮忙介绍一下,打算找村里人结婚。”

“村里的姑娘估计不愿意吧,我们村的这几个男知青,挣的工分还没知了多。”

陈春来一脸沉痛,那几个真的就是下地干活都捧着一本书,一天天的也不知道在干嘛。

“你们别总是夸知了,等下她该骄傲了。”

李母打趣道。

陈知乐差点翻白眼,“有什么可骄傲的,我感觉丢人,我一天顶多也就五六个工分,大哥能干十个工分,那些知青,他们一天三五个工分,他们吃得饱嘛?”

“应该是吃不饱,所以越来越瘦,干得越来越少,恶性循环了属于。”

陈春来眉头皱的,小队里就有几个,每次看他们磨洋工,就觉得头疼。

“我有数了,一会儿会跟李主任商量一下,到时候给他们上上课。”

陈康年也头疼,每天都够忙了,还要做思想工作。

陈知乐听着他们的讨论,看向夏初,“初初,我盲猜啊,男女主应该是这一批。”

夏初点头,不是这批估计也不可能了,明年可就恢复高考了,“爸妈,我和知乐明天想去一趟镇上。”

“怎么突然想去镇上,不年不节的,也不赶集。”

大嫂反应很大。

“怎么不可以,最近不忙,她们年底就要嫁人了,有时间去镇上逛逛,买点东西怎么了。”

李母大手一挥,首接一人给了一叠零散的纸币和票,“想买点什么就去买。”

陈知乐接过的时候,僵住了,嫁人,嫁谁?

在记忆的犄角旮旯里面翻出来,哦,七月说亲的,是柳家村里有名的中医世家的两个孙子,当时还挺热闹的,因为一开始是安排陈夏初和柳菘蓝相亲,但是当时夏初不在家,所以是陈知乐和柳菘蓝见的。

就见了一面,聊了几句,就说定了。

转天媒人又来了,带了柳家另一个孙子,柳祝余。

然后这次是陈夏初和柳祝余见的面,聊的天。

陈康年和李筱竹对这家的两个小伙子都还挺满意的,看女儿都没反对,就答应了。

等等,她俩嫁进一家?

这就有意思了,可以开启你离我也离的剧情。

夏初按住陈知乐的手,小声道,“不要慌,这两个印象里人还不错,既然己经定亲了,可以先结,不行可以离。”

“收到。”

“妈,我也想去镇上。”

小弟陈雨来开始闹脾气。

“你今年要是和你姐姐们一样,也是在家里的最后一年,你明天一起去。”

“啊,那我不去了。”

小弟埋头吃菜。

陈知乐忍不住想笑,然后把自己碗里荷包蛋的蛋黄抠出来,夹给小弟,反正她也不爱吃蛋黄。

还给她弟感动坏了。

“谢谢三姐。”

夏初不喜欢吃鸡蛋,首接整个荷包蛋夹给小弟。

这下,小孩眼泪都下来了,“呜呜呜,谢谢二姐。”

吃完饭,陈康年就去了李主任家里,村主任,也有人喊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