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金匙白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金匙白玉(上)晨雾还未散尽,五味轩后院己堆满空麻袋。

铁柱抓着最后半把黍米,指节捏得发白:"张家的粮船堵了漕运,县城七家米铺都挂了歇业牌。

"赵林用鎏金量匙敲击陶瓮,清脆声响惊飞梁上燕子。

柳明玥展开粮行账单,墨迹在晨光里洇成蛛网:"存粮只够三日,但预约流水席的己有十八户..."墙角泡菜坛子突然传出异响。

赵林掀开荷叶封口,发现前日腌的萝卜竟生出紫红色菌丝。

柳明玥用银簪挑起菌斑,忽然翻开《膳经补遗》:"这红曲霉!

书里说能化糙米为玉食!

""备石磨!

"赵林扯下梁上挂的野葛根,"铁柱去收豆渣,有多少要多少!

"他踢开柴堆,露出半筐前日村民丢弃的橡子——这些喂猪的苦果,此刻在晨光中泛着琥珀光泽。

金匙白玉(中)蒸笼腾起的白雾里,赵林将橡子粉与豆渣揉成团。

柳明玥对照古籍调配红曲,忽然轻呼:"需加石灰水脱涩!

"少女挽袖研磨牡蛎壳,细白粉末混入葛根汁,灶台顿时漫开海风般的咸腥。

未时三刻,第一笼"金玉糕"出笼。

暗红的糕体嵌着碎葛根,竟有几分火腿纹理。

铁柱闭眼咬下,突然瞪大牛眼:"这...这嚼劲像牛肉!

""此物唤作素火腿。

"赵林将菌丝抹在木板上培养,"红曲增色,葛根提鲜,豆渣锁住肉汁。

"他瞥见柳明玥在记录配方,笔尖悬在"素"字上迟迟不落。

次日,五味轩挂出新幌子:"天降金玉宴,三文管饱。

"乞丐王瘸子用破碗讨得边角料,半日后竟带着整条街的流民涌来。

赵林站在条凳上敲响铜盆:"拿野草换饭!

灰灰菜三斤换一碗,马齿苋五斤管够!

"金匙白玉(下)第七日,张家粮行的朱漆大门被饥民拍得震响。

黑脸掌柜推开窗缝,惊见街市上飘着奇异香气——老乞丐正用瓦片煎"金玉糕",焦香混着茱萸粉,勾得守粮伙计首咽口水。

子夜,赵林被窖藏室的异动惊醒。

月光穿透窗纸,照见个蓬头垢面的身影正在偷舂红曲。

他举起烧火棍逼近,那人转身露出黥面的"膳"字——竟是半月前袭击酱坊的刺客!

"周娘子...可还留着金丝楠食盒?

"刺客从怀中掏出半块龙须酥。

霉斑在糕点上连成北斗状,赵林突然想起御膳笔录里的暗语,抄起量匙在酥皮上刻出南斗六星。

刺客瞳孔剧震,忽然扯开衣襟。

溃烂的胸膛上,烫着幅完整的尚膳监舆图!

他蘸着脓血在地面疾书:"永昌元年毒膳案,三皇子要灭..."破风声骤起,三棱箭贯穿刺客咽喉。

赵林扑灭油灯滚向墙角,听见屋顶传来熟悉的狼嚎——正是那夜山中的母狼。

本章技术考据:1. **红曲应用**: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丹曲"制法,与现代红曲霉培养原理吻合2. **橡子脱涩**:古人用草木灰水浸泡法,此处改良为牡蛎壳粉更符合沿海设定3. **素火腿起源**:实际出现在清代,但根据情节需要调整时间线4. **菌丝培养**:参考《遵生八笺》中"制曲法",用陶瓮创造恒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