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财政困局与博弈
手工艺品摊位前人流量稍有增加,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也维持着稳定。
但珠江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新的难题便接踵而至。
城主府的书房里,珠江正对着堆积如山的账本愁眉不展。
财政官站在一旁,神色凝重,额头上满是汗珠。
“城主,”财政官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如今各项开销不断,可税收却不见明显增长,我们的财政储备己经快见底了。”
珠江揉了揉太阳穴,他深知,财政问题若不解决,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突然,他脑海中闪过“公共选择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是众多个体基于自身利益进行选择的结果,在财政预算决策中,各利益集团会为了争取更多资源而相互博弈。
为了应对财政危机,珠江决定召开一场公开的议事会,让城中各界代表共同参与决策。
消息传开,人们纷纷议论,都对这场关乎智城命运的会议充满期待。
议事会当天,城主府的大厅里挤满了人。
有商人、工匠、学者,还有普通百姓的代表。
珠江站在台上,神色坚定:“大家都知道,我们智城现在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
今天把大家召集来,就是希望集思广益,找到解决办法。”
话音刚落,一位衣着华丽的富商站起来,大声说道:“城主,我觉得应该削减对公共设施的投入,那些东西短期内看不到收益,只会浪费钱。
我们可以把资金集中投入到能快速盈利的商业项目上。”
此言一出,一位老工匠立刻跳起来反对:“那可不行!
道路年久失修,工坊的货物都运不出去;公共水井也没人维护,大家用水都成问题。
削减公共设施投入,这不是断了我们的生计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珠江静静地听着,心中不断思索着公共选择理论。
他明白,富商代表的是商业利益集团,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老工匠则代表着普通民众,依赖公共设施维持生活和生产。
这时,一位年轻的学者站出来,推了推眼镜,说道:“城主,我认为我们可以参考公共选择理论。
在财政预算分配上,不能只考虑一方利益,而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各方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比如,我们可以对商业项目进行筛选,优先投资那些能带动就业和经济长期发展的项目,同时合理安排资金用于公共设施的维护和升级。”
珠江微微点头,心中对学者的观点表示认同。
但他也清楚,要找到这个平衡点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伊莎贝拉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
她穿着一身艳丽的长裙,脸上挂着迷人的笑容,却难掩眼中的精明。
“城主,”伊莎贝拉娇声说道,“我倒是有个办法。
我的商会愿意出资帮助智城度过财政难关,但作为交换,我希望能获得城市未来五年的部分税收减免。”
珠江心中一凛,他知道伊莎贝拉打的什么主意。
这分明是一场利益交换,一旦答应,智城未来的财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
但拒绝她,又可能失去一笔解燃眉之急的资金。
“伊莎贝拉小姐,你的提议我会慎重考虑。”
珠江不动声色地回应道,“但智城的财政决策关乎每一个人的利益,我们不能草率决定。”
会议结束后,珠江独自在城主府的花园里踱步。
月光洒在他身上,映出他疲惫而又坚定的身影。
他想起智城百姓们期待的眼神,想起自己肩负的责任。
他深知,无论做出怎样的决策,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珠江决定再次召开会议。
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接受伊莎贝拉商会的资金援助,但将税收减免期限缩短为两年,同时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方向,确保其用于关键的经济复苏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
另外,成立一个由各界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各方利益的平衡。
众人听后,再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赞同珠江的方案,认为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有人持保留意见,担心监督委员会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在这场财政困局的博弈中,珠江的方案能否顺利实施?
智城能否在各方利益的拉扯中找到出路,摆脱财政困境?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等待着珠江和智城的居民们去努力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