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写在开头:这是长生短故事的第二部,大家如果刷到本故事可以点进作者的页面补看第一部哦!

爱喝花酒的翰林学士(上)

夏,建明二十一年。

年关将至,京城晋阳的城门口日日热闹非常,往来进城采办跟送年货的车马络绎不绝。

因为明年就是三年一期的春闱大试,所以进城的行人中还夹杂着零星几个儒衫飘飘的书生学子。

二月初九就是大考之期,外地的士子们一般是头年秋天就到京城,以便有时间四处交***卷,博个好名声。

眼下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八号,现在才堪堪赶到京城的士子,不是家中显赫早有划算不需要费这考前工夫,就是家境贫寒,路途遥远,不得不拖到寒冬腊月才起行。

眼前这位年轻的青衫举子显然是属于后者。

晋阳属长江以北,冬季较南方寒冷许多,这位年轻人身上单薄的棉衣显然不足以御寒,他紧裹着斗篷在亭中踏步,犹还保有几分读书人的风范。

他的书童小厮却是耐不住,猴子一般上蹿下跳,搓着双手呵气,跺脚,不住的问道:“少爷,钱少爷能不能来呀?这冷死了,要不咱们先进城吧?”

“别急,钱兄说了会来接的,不好失约,再等等。”朱成口中虽然这么说,人却也焦急的抬头往官道方向看去。

他是荆楚的士子,原本秋天时就该跟好友一块到达京城的。

不料临行时家中寡母突然病重,实在走不开,拖沓了几月。

直到年底母亲病稍好便催促着他启程,才至今日方到。

眼下考期已近,又是年关,京城为供士子价钱合适的客栈多是已经住满了,剩下都价钱昂贵,以他的家境实在是负担不起几月的食宿,少不得只能想办法去道观借宿了。

先期到京城的同乡好友说到城外来接他,至今不见人影。

这寒冬腊月的,他又人生地不熟,好友若真失约,他恐怕连今晚落脚之处都发愁。

想到这里,朱成虽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