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爹阿娘要回京了

十一重紫 念az 2025-01-04 18:49:2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宋墨紧紧地拥着身旁的窦昭,轻声说道:“寿姑,咱们这出门远游都己经有整整三个年头了。

近日从京城传来消息,说是那辽东边疆屡屡遭受外敌进犯,皇上特意下令让我速速回京商议应对之策呢。”

窦昭听后,双臂不由地搂紧了宋墨的腰肢,面露担忧之色,喃喃道:“辽东来犯?

如此说来,砚堂,皇上必定让你赴边疆去管辖战事吗?”

宋墨微微颔首,神色凝重地回答道:“正是如此,夫人。

边疆之地一旦有敌寇来侵,必然会给当地的百姓带来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此次我必须尽快回京,与朝中大臣们共同商讨如何抵御外敌,守护好我朝疆土和子民。”

说罢,他轻轻地拍了拍窦昭的后背,以示安慰。

窦昭听闻此言后,不禁微微颔首,轻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明日就动身启程返回京城吧。

算起来,己经整整三年未曾见到怜君那个孩子了。

真不知这三年间,她过得如何?

模样是否有所变化?

性格又是否一如往昔那般活泼可爱呢?

唉……我这心里啊,还真是有些挂念得紧呐!”

说着,窦昭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之中流露出一抹浓浓的思念之情。

宋墨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宠溺的微笑,轻声说道:“想当年,怜君才五岁的时候啊,那可真是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头!

整天缠着我要陪她去钓鱼、抓小鸟,一刻都不得闲呢。”

他的目光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段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里。

窦昭闻言不禁轻笑出声,眼中满是调侃之意地取笑道:“原来我们的宋大国公爷也有被小孩子缠得没办法的时候呀!

不过现如今怜君一首都是由陈先生悉心照看着,再加上咱们府上还有素心和素兰她们帮忙照顾着,想必怜君肯定过得很好啦。”

说完,她又掩嘴笑了起来,似乎觉得这场景十分有趣。

英国公府——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宋君恰好赶上了难得的休息日。

她心情愉悦地漫步到自家的庭院之中,正和表叔蒋恕也在此处。

两人相视一笑,瞬间便如同孩童一般,在宽敞的院子里你追我赶起来。

他们尽情奔跑着,欢笑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彼此追逐嬉戏的身影。

突然,宋君停下脚步,喘着粗气指向一旁的池塘说道:“蒋恕,你快来看啊!

这些鱼儿真是太可爱啦!”

只见那清澈见底的池水中,一群五彩斑斓的鱼儿正自由自在地游弋着。

它们或穿梭于荷叶之间,或悠然地停留在水底沙石之上,时而聚拢成一团,时而又西散开来,灵动而俏皮的模样令人不禁心生喜爱。

此时,素心素兰言道:“小郡主,你此这是在干嘛呢?”

宋怜君转头凝视素兰素心,缓声道:“素兰姐姐,你且看那鱼儿于水中游弋,极为可爱。”

素兰沉凝道:“小郡主,你可猜明日谁将归来?”

宋怜君面露疑惑,轻声道:“莫非是阿爹阿娘?”

素兰素心二人闻得宋怜君所言,赶忙道:“郡主如何知晓是国公与夫人归来?”

宋怜君边喂着小鱼儿,边说道:“阿爹阿娘,离家远游己三载,未曾听闻阿爹阿娘归来之讯。

昨日,我闻得陈先生与严将军对话,言及阿爹阿娘明日回京。”

素兰素心沉凝道:“郡主果真聪颖过人。”

蒋恕面色一喜,赶忙问道:“素兰素心姐姐,明日表哥表嫂将要归来。

可有阿娘的消息?”

素兰瞄了素心一眼,蹲下身来,缓声道:“小世子爷,不必忧心。

昨日听陈先生言,明日定国公夫人将与国公及夫人一同回京。

明日,你便可与定国公夫人相见了。”

窦府——窦世英正端坐在府中的书房里,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一本古籍。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他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就在这时,一名小厮匆匆忙忙地跑进来,恭敬地禀报:“老爷,小郡主来府上了!”

窦世英闻言,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中的书籍,起身迎向门口。

还未走到前厅,便远远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穿着一身粉色罗裙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

这便是他疼爱的孙女——宋怜君。

窦世英满脸笑容地快步上前,一把将怜君抱入怀中,轻声问道:“怜君啊,今天怎么想到来看外祖父啦?”

怜君眨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用那奶声奶气的嗓音回答道:“外祖父,我可想您啦!”

说着,还亲昵地蹭了蹭窦世英的脸颊。

窦世英被怜君可爱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宠溺地刮了一下她的鼻子,说道:“哈哈,外祖父也想怜君呢!

既然来了,外祖父带你去买好吃的怎么样?”

怜君听后,兴奋地点点头,小手紧紧搂住窦世英的脖子,开心地喊道:“好啊好啊,外祖父最好啦!”

然而,话音刚落,怜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眨巴着大眼睛,一脸认真地对窦世英说:“外祖父,我想曾祖母了。”

窦世英微微一愣,随即笑着摸了摸怜君的头,温柔地回应道:“小怜君想曾祖母了呀,那我们去找曾祖母一起去玩好吗?”

怜君高兴地拍起手来,欢呼道:“好耶好耶!”

于是,窦世英抱着怜君朝着曾祖母居住的院子走去,一路上祖孙俩有说有笑,好不温馨。

崔老太太远远地瞧见自己那可爱的曾孙女,只见她脸上洋溢着如春花般绚烂的笑容,不由得喜笑颜开,高声喊道:“哎呀呀,我的小怜君可算来了!

快快快,快到曾祖母这儿来哟!”

站在一旁的窦世英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宋怜君轻轻放下来。

小家伙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鹿一般,迈着轻快的步伐,一溜烟儿便跑到了曾祖母的身旁。

宋怜君仰起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甜甜地说道:“曾祖母,怜君可想您啦!”

说罢,还亲昵地蹭了蹭曾祖母的胳膊。

紧接着,宋怜君又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奶声奶气地道:“怜君不仅想曾祖母,也好想阿爹阿娘呢。”

这时,崔老太太转头看向窦世英,感慨道:“话说起来,咱们家寿姑和砚堂出去远游都己经有整整三个年头喽。

按日子算,也是时候该回来了吧?”

窦世英赶忙回应母亲的话语:“可不是嘛,母亲。

我刚刚收到消息,明日他们夫妻俩就能回到京城啦。”

崔老太太一边慈爱地抚摸着坐在自己腿上的怜君的头发,一边缓缓说道:“这砚堂此番回京,可是奉了圣上之命回来商讨辽东那边的事宜。

如今敌寇来势汹汹,侵犯我国边境,砚堂身为大将军,身负保家卫国的重任,定然是要亲自率军出征,抗击敌军,平定这辽东之乱呐!”

窦世英听后,眉头微微皱起,满脸忧虑之色,忧心忡忡地附和道:“确实如此啊,母亲。

砚堂一回京,就得马不停蹄地赶往辽东前线。

真叫人担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