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孝感动天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腊月里的北风格外刺骨,李修文背着母亲深一脚浅浅一脚走在山路上。

母亲的额头贴着他的后颈,那灼人的温度几乎要烫进他骨头里。

他紧了紧捆着两人的草绳,青布棉袍早被雪水浸透,每走一步都能听见冰碴碎裂的声响。

"文儿..."背上的老妇人突然剧烈咳嗽,枯枝般的手指揪住他肩头的衣料,"这病怕是好不了了,你该去京城赴考...""娘又说胡话。

"李修文打断母亲的话,声音却放得轻软,"前头就到青云观了,玄真道长最擅疑难杂症。

"说话间呼出的白雾蒙在睫毛上,模糊了远处山巅那抹朱红色的道观飞檐。

三日前母亲突然呕血,镇上的郎中把脉后连连摇头。

李修文当即退了客栈的房间,用原本预备赶考的路费雇了辆牛车。

可走到半道车轴断裂,车夫卷了剩下的银钱跑得无影无踪。

他背着母亲走了三十里山路,最后两件体面长衫都典当给了当铺。

青云观里香烟缭绕,玄真道长看过脉象后长叹:"令堂这是阴邪入体,需得用天山雪莲作引。

"老道士蘸着香灰在黄纸上写下药方,"只是这雪莲生在昆仑绝壁,寻常人怕是..."李修文扑通跪在青石板上,额头磕出血印:"求道长指条明路!

"夜色如墨时,李修文蜷在道观柴房的稻草堆里。

怀中揣着药方,掌心还残留着玄真道长给的半块硬饼。

窗外北风呼啸,他听着母亲时断时续的咳嗽声,把冻僵的手指塞进衣襟里暖着。

明日启程往西,昆仑山远在三千里外,可怀里的铜板只够买五个炊饼。

破晓时分,李修文背着母亲踏上西行之路。

经过药铺时,他摸出贴身藏着的羊脂玉佩——这是父亲留下的最后一件遗物。

柜台后的掌柜眯着眼掂量玉佩:"最多二十两。

""这是上好的和田玉!

"李修文急得嗓音发颤。

"爱当不当。

"掌柜作势要收起玉佩,李修文慌忙按住他的手:"十五两就十五两!

"风雪越发肆虐,李修文用麻布将母亲裹成襁褓。

途经荒山野岭时,他在破庙里遇见个昏倒的老乞丐。

本该急着赶路,却鬼使神差地将最后半壶水分给对方。

老乞丐醒来后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往他怀里塞了张药方:"往南三十里,白鹿崖下有你要的东西。

"李修文将信将疑来到白鹿崖,却在攀岩采药时险些坠崖。

生死瞬间,他怀中突然迸发金光,药方上的朱砂符文如活物般游走。

待他回过神来,竟发现自己悬在半空,崖壁上赫然生着一丛血灵芝。

"小哥好造化啊!

"药铺老板盯着血灵芝两眼放光,"这东西能换百两黄金!

"李修文却将灵芝护在怀里:"这是救我娘的药。

"当夜宿在客栈,李修文梦见白鹿踏月而来。

神兽眼中流转着星河般的光辉,衔来两味药材放在他枕边。

晨光熹微时,他果然在包袱里发现百年人参和龙涎香。

母亲服下汤药后呕出黑血,苍白的面颊竟渐渐有了血色。

三个月后,李修文搀着康复的母亲回到家乡。

推开老宅斑驳的木门时,院中古槐下竟摆着个紫檀木匣。

打开瞬间金光耀目,整整齐齐的金元宝上压着张素笺:"至孝感天,赐尔千金。

好自为之——白鹿使者"十年后京城茶楼里,说书人抚着醒木讲得眉飞色舞:"要说那李侍郎真是奇人!

当年守孝三年后进京赶考,殿试时圣上亲自点了他做探花。

如今官居户部侍郎,在老家修桥铺路、建慈幼院..."雅间里的青衣男子放下茶盏,袖口隐约露出道淡金色鹿形印记。

窗外春雨绵绵,他望着街上嬉闹的孩童,又想起那夜白鹿在梦中的低语:"孝道通天,福泽绵长。

"月琴故事感悟:这个故事试图诠释"孝感动天"的传统理念。

李修文在绝境中始终将母亲放在首位,甚至愿以性命换取一线生机,这份纯粹孝心最终引来神明眷顾。

故事里出现的白鹿使者、天降横财等,正是传统文化中"善有善报"的浪漫化呈现。

当今社会虽不再有神话中的因果报应,正如《孝经》所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西海,无所不通。

"愿我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以真诚之心善待父母,让这份传承千年的美德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