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随着异域种子发芽,姜穗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一家人脱贫致富的希望。

可这寒水村的日子,就像那变幻无常的天气,刚有点盼头,麻烦事儿就接踵而至。

这日清晨,姜穗像往常一样,准备去看看那片寄托着她无限期望的荒地。

还没出门,就听到外面一阵吵闹。

她打开门一瞧,原来是隔壁的刘大爷和张二婶吵得不可开交。

刘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手里还挥舞着一根木棍,嚷嚷道:“张二婶,你家的鸡又跑到我家菜地里刨食啦,再这样下去,我这菜都没法种了!”

张二婶双手叉腰,毫不示弱:“刘老头,你可别血口喷人!

我家鸡一首都圈得好好的,怎么可能跑你那儿去?

保不准是你自己没看好菜地,被野物糟蹋了,就赖到我家鸡头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脸红脖子粗。

周围围了一群看热闹的村民,有的在一旁劝架,有的则在小声议论。

姜穗赶紧走过去,笑着说:“刘大爷,张二婶,大家都是邻居,别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刘大爷,您先消消气,张二婶,您也别着急。

依我看,咱们一起找找原因,看看这鸡到底是怎么跑出去的。”

众人听姜穗这么一说,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穗儿说得对,大家别吵了,一起找找办法。”

刘大爷和张二婶这才住了嘴,气呼呼地看着对方。

姜穗带着大家在两家之间查看,发现原来是张二婶家鸡圈的栅栏坏了一根,鸡就从那儿跑了出去。

“张二婶,您看,就是这儿坏了,找根木头把它修好,鸡就跑不出去了。

刘大爷,您家的菜我帮您重新种上,保证比之前长得还好。”

姜穗说道。

张二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哎呀,都怪我没注意,穗儿,多亏你了。

刘大哥,对不住啊,是我没看好鸡。”

刘大爷哼了一声:“看在穗儿的面子上,这次就不跟你计较了。”

众人帮忙把鸡圈修好,姜穗又帮刘大爷重新整理了菜地。

经过这么一闹,时间也不早了,姜穗这才匆匆往荒地赶去。

到了荒地,姜穗看着那一片刚冒头的嫩苗,心里满是欢喜。

可仔细一看,发现有些不对劲。

嫩苗周围的土壤好像被翻动过,有几株嫩苗甚至被连根拔起。

“这是怎么回事?”

姜穗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她在周围查看,发现了一些脚印,看样子像是村里孩子的。

姜穗心里明白,肯定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来捣乱了。

她有些心疼这些嫩苗,但也知道不能怪孩子们,毕竟他们不懂事。

回到家后,姜穗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

姜小毛气得握紧拳头:“姐,肯定是王大牛家那几个小子干的,他们平时就爱捣蛋。

我去找他们算账!”

姜穗拦住他:“小毛,别冲动。

他们只是孩子,不懂事。

咱们想个办法把地围起来,这样就不怕他们再来捣乱了。”

姜丫丫在一旁说:“姐,我也可以帮忙。”

李氏笑着说:“对,咱们一家人一起想办法。

穗儿,你说咋围,娘和你们一起干。”

姜穗想了想说:“咱们去砍些树枝,扎成篱笆把地围起来。

小毛,你去叫几个小伙伴来帮忙,多个人多份力。”

姜小毛点点头,转身跑了出去。

不一会儿,就带着几个孩子回来了。

姜穗带着大家来到荒地,开始动手扎篱笆。

孩子们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地问这问那。

“穗儿姐,你种的这是什么呀?

怎么从来没见过?”

一个叫小虎的孩子好奇地问道。

姜穗笑着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种子,等它们长大了,会结出很神奇的果实,到时候给你们吃。”

“哇,真的吗?

穗儿姐,那我们以后一定帮你看好这块地,不让别人来捣乱。”

小虎兴奋地说。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篱笆很快就扎好了。

看着围得严严实实的荒地,姜穗心里踏实了许多。

忙完篱笆的事儿,姜穗又开始琢磨起家里的火炕。

寒水村的冬天格外寒冷,火炕是大家取暖的重要工具。

可姜穗发现,家里的火炕烧起来总是不太暖和,而且还特别费柴。

姜穗想起在现代时学过的一些关于热能利用的知识,她决定对火炕进行改造。

“娘,我想把火炕改造一下,让它烧起来更暖和,还能省柴。”

姜穗对李氏说。

李氏有些担心:“穗儿,这火炕都用了这么多年了,能改造吗?

别到时候弄巧成拙。”

姜穗自信地说:“娘,您放心吧,我有把握。

您看,咱们家的火炕之所以不暖和,是因为热气都从烟囱跑掉了,没有充分利用。

我想在火炕里面加一些烟道,让热气在火炕里多转几圈,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暖了。”

李氏半信半疑:“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姜穗笑着说:“娘,您就等着瞧好吧。”

说干就干,姜穗和姜小毛开始动手拆火炕。

这火炕用了多年,砖石都有些松动,拆起来倒也不算太难。

可拆到一半的时候,姜穗发现炕砖的裂缝里好像有一些奇怪的符号。

“小毛,你快来看,这是什么?”

姜穗指着炕砖上的符号问道。

姜小毛凑过来一看:“姐,我也不认识,这会不会是什么宝贝的暗号啊?”

姜穗仔细端详着那些符号,突然想起在一些古籍上看到过契丹文字,这些符号看起来和契丹文字有点相似。

难道这火炕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姜穗决定先把火炕改造的事儿放一放,研究一下这些符号。

她找来了一些纸笔,把符号临摹下来,然后去村里请教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村里的老学究赵先生看了看姜穗临摹的符号,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穗儿啊,这看着像是契丹文字,可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

我年轻的时候倒是看过一些关于契丹文字的书,可时间太久了,都记不太清了。”

姜穗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放弃。

她又去问了其他几位老人,可大家都摇头表示不知道。

回到家后,姜穗看着那些符号,陷入了沉思。

她突然想到,或许可以从火炕的构造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一些线索。

姜穗和姜小毛继续改造火炕,按照姜穗的想法,在火炕里面加了几条烟道。

改造完成后,姜穗烧了一把火试试。

“哇,姐,真的好暖和啊!

这火炕好像比以前热乎多了,而且好像真的省柴了。”

姜小毛兴奋地说道。

李氏也笑着说:“穗儿,你可真厉害,这火炕改得太好了。

晚上睡觉再也不怕冷了。”

一家人正高兴着,姜穗突然灵机一动。

她发现火炕改造后,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或许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设计一个“炕暖猪圈 + 温室菜窖”的联动体系。

“娘,小毛,我有个想法。

咱们可以把猪圈和菜窖建在火炕的旁边,利用火炕的余热给猪圈和菜窖保暖。

这样,冬天猪就不会太冷,菜也能种活了。”

姜穗兴奋地说道。

姜小毛眼睛一亮:“姐,这个主意好啊!

这样咱们家就能养猪,还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李氏也点头称赞:“穗儿,你这脑袋里咋装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过听起来还真不错。”

姜穗说:“这还只是个初步想法,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而且,建猪圈和菜窖都需要钱,咱们得想办法先赚点钱才行。”

姜小毛拍着胸脯说:“姐,我去帮你赚钱。

我可以去给村里的大户人家放牛,一天能挣几个铜板呢。”

姜穗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小毛,你还小,赚钱的事儿交给姐。

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才是给姐最大的帮助。”

姜丫丫在一旁说:“姐,我也能帮忙,我可以去捡柴火,这样也能省点钱。”

姜穗感动地说:“丫丫真乖。

不过,你们都还小,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照顾自己。

赚钱的事儿,姐自有办法。”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改造后的火炕上,暖意融融。

姜穗一边想着如何赚钱,一边看着那临摹的契丹文字,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解开这个谜团。

她相信,这火炕里的秘密,或许会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