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忙碌又充实的大学时光里,结束了一天紧张的课程后,当舍友们或玩闹嬉戏、或挑灯夜战复习功课的时候,易传宗常常会坐在桌前,打开台灯,铺开稿纸,沉浸在自己的文字世界中。
他写的小说题材丰富多样。
有以古代中医传奇故事为蓝本,描绘中医先辈们悬壶济世、在疫病肆虐时力挽狂澜的历史传奇小说。
他精心构思情节,巧妙地将中医知识融入其中,让读者在感受跌宕起伏故事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有一些是青春校园小说,以自己的大学生活为灵感来源,刻画了一群怀揣梦想、朝气蓬勃的青年学子形象。
他细腻地描写了他们在学业上的拼搏、在感情上的懵懂与成长,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坚定,引起了许多同龄人的共鸣。
在散文方面,他也颇有造诣。
闲暇时漫步校园,看到春日里盛开的樱花,他会触景生情,写下一篇篇优美的散文,抒发对时光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或是回忆起与爷爷相处的点点滴滴,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记录下那些温暖而珍贵的瞬间,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他对爷爷深深的眷恋和感激之情。
这些作品,不仅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记录,更是他在中医学习之余,释放内心情感、展现文学才华的方式。
爷爷的离去,让易传宗觉得自己在这世上仿佛断了最温暖的那根线,曾经熟悉的老家,如今也没了让他心心念念、时刻牵挂的人。
遭遇车祸后,当他再次恢复意识,却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而更令他震惊的是,这副身体竟也叫易传宗。
看着身上的50式军装,摸着这具身体的轮廓,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奇妙感觉,仿佛是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自己的灵魂与这副身体完成了一种神秘的契合,好似本就该如此,是灵魂归位了一般。
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气息,低矮的房屋、泛黄的墙壁,还有人们质朴的穿着和话语,都在提醒着他这不是梦。
他努力梳理着脑海中属于这具身体的记忆,那些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枪林弹雨、战友间的生死情谊,一点点清晰起来。
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己被彻底改写。
曾经在21世纪作为副主任医师的辉煌与成就,都己成为过去。
而如今,他要以这个“易传宗”的身份,在这个新的时代活下去。
尽管心中满是迷茫与不安,但爷爷从小教导他的坚韧与勇气,让他决定勇敢面对这未知的一切。
他暗自握紧拳头,眼神中渐渐浮现出坚定的光芒,准备在这个陌生又充满挑战的时代,书写属于自己新的传奇 。
易传宗逐渐梳理着这具身体前身的记忆。
原来,这具身体的主人命运同样坎坷。
爷爷告诉他,他的父母在保定府遭遇日军残酷的轰炸时不幸离世,爷爷就是从那里捡到的他。
易传宗静静听着爷爷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狠狠敲击着他的内心。
“那天啊,日军的飞机刚轰炸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浓烟滚滚。”
爷爷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满是痛苦的回忆,“我跟着大伙一起在废墟里救人,耳边都是伤者的***和亲人的哭喊。
突然,我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婴儿哭声。
那哭声虽小,可在那样的混乱中却格外清晰。”
爷爷顿了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恐怖的场景,接着说道:“我顺着哭声找啊找,找了好一会儿,才发现哭声是从一堆男女的身子底下传出来的。
当时,我也顾不上许多,赶紧和旁边的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尸体搬开。
慢慢地,就露出了你这个半岁左右的小家伙。”
爷爷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来也真是奇迹,你身上一点伤都没有,可你的爹娘却都没了。
我当时看着你,心里一酸,就想着一定要把你养大成人。”
易传宗眼眶泛红,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象着当时的惨烈场景,也对爷爷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自从收养了易传宗后,爷爷内心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正义的坚持愈发强烈,也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爷爷毅然决然地参加了我党,决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而奋斗。
小小的易传宗便跟着爷爷,穿梭在游击队的队伍中。
他们在县城、乡镇开设医馆,表面上是救死扶伤,为百姓们解除病痛,实则这里也是重要的联络点。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每一次问诊、每一次配药,都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传递。
因为易传宗年纪太小,爷爷对他格外呵护,从不假手他人,始终将他带在身边。
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爷爷既是他的亲人,也是他的启蒙老师。
闲暇之时,爷爷便耐心地教他读书识字。
从《论语》《孟子》到各类经典古籍,一字一句地讲解,让他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品德。
“传宗啊,这君子六艺,乃是古人修身之根本,你要好好学。”
爷爷总是语重心长地说道。
除了读书,爷爷还教他写字,手把手地纠正他的握笔姿势,看着他从歪歪扭扭的笔画逐渐写出工整漂亮的字迹。
而在艺术方面,爷爷也毫不吝啬地传授,教他弹琴,那悠扬的琴声在简陋的医馆里响起,仿佛能驱散战争的阴霾;教他吹笛,笛声清脆婉转,为艰苦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易传宗就在爷爷的悉心教导和呵护下慢慢成长,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也为他日后在革命道路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看着爷爷忙碌的身影,心中暗暗发誓,等自己长大,一定要像爷爷一样,为了正义和理想,为了保护更多的人而努力 。
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易传宗自幼便对正义与使命有着深刻的认知。
到了合适的年纪,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儿童团。
成为儿童团的一员后,易传宗小小的身躯里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他跟着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认真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一旦发现可疑的迹象,便会迅速跑去通风报信。
虽然任务看似简单,但他却做得一丝不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易传宗开始跟着爷爷执行一些更为重要的任务。
他们常常穿梭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传递情报、护送伤员,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危险,但易传宗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他巧妙地利用自己年纪小不引人注意的优势,巧妙周旋,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易传宗对党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党的信仰也愈发坚定。
他亲眼目睹了党员们为了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终于,经过多年的考验和成长,易传宗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他面对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誓时,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自豪的光芒。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将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而不懈奋斗。
此后,易传宗在党的指引下,继续和爷爷并肩作战,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