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井底星河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井底的荧光在林疏寒的防护镜上投下星云般的纹路。

他握着取样器的手微微发抖,那些发光的菌丝像银河的支流,在井壁的青苔间蜿蜒。

"这些是罕见的嗜重金属菌,"他的声音在井壁间回荡,"它们在分解铜锈的同时,分泌出促进水稻抗病的物质。

"姜穗身着一袭淡蓝色的衣裙,缓缓地走到了那口古老的水井前。

她轻轻地弯下腰,双手伏在井栏之上,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停歇在花朵旁。

晶莹的晨露悄然滴落,浸湿了她如丝般柔顺的鬓角,几缕发丝贴在了白皙的脸颊上,更增添了几分楚楚动人的韵味。

随着她的动作,绳索与青石相互摩擦,发出“嘎吱嘎吱”的细微声响,仿佛是岁月在低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就在这时,一股潮湿的气息从井底升腾而起,萦绕在姜穗的鼻尖。

这股气息中夹杂着一种独特的味道,像是雨后初晴时青草散发出来的那种清新而又凛冽的香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小心点……”姜穗的声音轻柔得宛如一片洁白的羽毛,悠悠地飘荡在空中。

她微微侧过头,目光望向身旁的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和担忧,“这口井己经存在了三百多年啦,说不定会有些危险呢。”

在那间宽敞而明亮的实验室里,冰冷的日光灯散发着惨白的光芒,将整个房间照得如同白昼一般。

实验台上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培养皿,里面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菌落,宛如细碎的钻石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却迷人的光芒。

林疏寒身着一件洁白如雪的大褂,衣角处还沾有几滴水渍,显然是刚刚从井边劳作归来留下的痕迹。

他专注地凝视着眼前的显微镜,目镜中的世界充满了神秘与未知。

只见那些微小的荧光微生物正忙碌地活动着,仿佛一群辛勤的小工匠,在努力分解着重金属离子。

“你看,”他微微侧身,优雅地让出一个位置,示意身旁的人一同观察,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的酶,具有神奇的魔力,可以有效地激活水稻体内的抗病基因呢。”

随着他的话语,一股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期待弥漫在了空气中。

姜穗俯身时,发梢扫过他的手腕。

显微镜里的世界让她屏住了呼吸——荧光菌丝像春天的藤蔓,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上织出一张发光的网。

"就像...大地的免疫系统。

"她喃喃道,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实验台上的数据表。

暮色西合时,他们并肩坐在祠堂的台阶上。

林疏寒的平板电脑亮着,上面是刚完成的菌群基因测序图。

"这些微生物,"他指着螺旋状的基因链,"和古农书上记载的地脉之气不谋而合。

"姜穗的银镯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她轻声背诵着祖父日记里的句子:"地气通,则五谷丰。

"初春时节,天气总是变幻无常。

就在人们毫无防备之时,第一场春雨悄然降临了大地。

细密的雨丝如同一层轻纱,轻轻地笼罩着整个世界。

在一片泥泞的小路上,两个人正抱着厚厚的一摞实验数据,匆忙地朝着不远处的民宿跑去。

他们的身影在雨中显得有些狼狈,但却又充满了活力与急切。

当他们终于跑到民宿门口时,檐角那悬挂着的铜铃,在风雨的吹拂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咚声响,仿佛是在欢迎这两位冒雨归来的客人。

进入阁楼后,姜穗赶紧从一旁拿起一条干净的毛巾,细心地擦拭着林疏寒己经被雨水打湿的眼镜。

而林疏寒则小心翼翼地将怀中那本珍贵的古农书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慢慢地展开它。

由于被雨水浸湿过,书页变得有些褶皱和潮湿,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对这本书的珍视之情。

“看看这些菌群,”林疏寒伸出修长的手指,轻柔地描摹着书中那张泛黄的插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也许它们就是古人所说的‘地脉之精’呢!”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让人不禁为之沉醉。

夜深了,茶室的纸灯笼在雨中晕出暖黄的光。

林疏寒的笔记本上画满了菌群基因图谱,姜穗的手机里存着刚扫描完的古农书。

当钟楼的指针指向子时,他们同时抬头——窗外的雨帘中,井口泛着微弱的荧光,像大地睁开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