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逢
街道上车水马龙,黄包车夫在人群中穿梭,洋行的招牌闪烁着霓虹灯光,与街边老旧的茶馆和传统的中药铺子交织出一幅独特的时代画卷。
林婉兮,出身没落书香世家。
曾经,家族中祖辈们在文坛上颇具声望,家中藏书丰富,庭院里时常弥漫着笔墨纸砚的清香。
然而,时代的变迁如汹涌浪潮,家族在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中逐渐式微。
到了林婉兮这一代,虽仍保留着那份骨子里的儒雅与才情,但生活己变得十分清苦。
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她和年幼的弟弟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生计,供弟弟读书,林婉兮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对文字的热爱,在一家报社谋得了记者的职位。
这日,林婉兮接到任务,要去采访一位刚从西洋留学归来的年轻企业家——陆子轩。
她身着月白旗袍,旗袍的领口和袖口绣着精致的梅花图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温婉气质。
头发简单地盘起,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更添几分灵动。
她手持采访本,脚步匆匆地走进了外滩那座华丽洋楼。
楼内,陆子轩的办公室弥漫着淡淡的雪茄香。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光洁的木地板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陆子轩刚从西洋留学归来,他站在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街景,若有所思。
他身材高大挺拔,一身笔挺的西装剪裁得体,将他宽阔的肩膀和修长的身形完美展现。
头发梳得油亮,深邃的眼眸中透着见过世面的沉稳与睿智。
林婉兮走进办公室,微微有些紧张,但仍礼貌地说道:“陆先生,您好,我是《沪报》的记者林婉兮,来为您做专访。”
陆子轩微微转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嘴角勾起一抹浅笑,礼貌而疏离,“林小姐,请坐。”
采访开始,林婉兮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她先从陆子轩留学的经历问起:“陆先生,您在西洋留学多年,想必一定有许多难忘的经历,您能和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吗?”
陆子轩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西洋的日子,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我在英国学习商业管理,那里的工业十分发达,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声仿佛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我看到了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高效的管理模式使得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我也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图书馆里阅读那些经典著作,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和社交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国家也需要变革,需要跟上世界的步伐。”
林婉兮专注地听着,手中的笔快速记录着,不时抬起头来与陆子轩对视,问道:“陆先生,您觉得西洋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上海的商业发展有何借鉴之处?”
陆子轩微微思索,踱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支钢笔,轻轻敲打着桌面,说道:“其注重效率、创新与人才培养。
就拿工厂来说,合理的分工、精确的时间管理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而创新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者,重视人才,给予他们良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才能激发他们的潜力。
上海商界若能效仿,或可突破传统局限,只是需结合本土实情,不可照搬。
比如,我们要考虑到传统的商业习惯、人际关系等因素,但总体而言,引入新的理念是必然趋势。”
林婉兮心中暗暗佩服陆子轩的见解,又问道:“陆先生,您回国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目前主要致力于哪些领域呢?”
陆子轩坐回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我目前主要集中在纺织和轻工业方面。
上海的纺织业有一定基础,但技术相对落后。
我想引进一些西洋的纺织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在轻工业领域,如食品加工等,也希望能打造出一些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
这不仅能带动商业发展,也能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毕竟在这乱世之中,百姓的生计才是根本。”
随着采访的深入,林婉兮逐渐被陆子轩渊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所吸引。
她不再紧张,与陆子轩的交流也更加自然流畅。
而陆子轩看着眼前这个灵动聪慧、有思想的女子,心中也泛起一丝别样的涟漪。
采访结束后,陆子轩看了看手表,说道:“林小姐,时间也不早了,我送你回家吧。”
林婉兮犹豫了一下,想到自己还要赶回去整理采访稿,便点头答应了。
陆子轩的汽车是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车身在阳光下锃亮。
司机打开车门,陆子轩先让林婉兮上车,然后自己坐在她旁边。
汽车缓缓行驶在上海街头,车窗外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风格各异的建筑。
“林小姐,你身为女子,做记者这一行颇为不易。”
陆子轩打破沉默。
林婉兮轻轻一笑,眼神中透着坚定:“陆先生,女子亦有自己的抱负,想为这乱世发声。
如今社会在变革,女子不应再局限于闺阁之中,也应走出家门,为国家、为社会尽一份力。”
陆子轩心中一动,侧目看着她,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林小姐这份勇气令人钦佩。
在西洋,女子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她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我相信,在我们国家,女子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林婉兮微微点头:“希望如此。
陆先生,您在国外见识了那么多先进的事物,回国后有没有想过在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变革呢?
比如教育、文化等。”
陆子轩沉思片刻,说道:“教育是国家的根基,我有意资助一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文化方面,上海本就是文化交融之地,我想鼓励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引进西洋的优秀文化作品,同时也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各方的努力。”
两人一路畅聊,汽车在林婉兮家的旧宅前停下。
那是一座略显破旧的西合院,墙壁上的青苔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陆子轩下车为她打开车门,林婉兮走下车,转身看着陆子轩,两人的目光交汇,似有丝丝情意开始缠绕,仿若乱世中的一点微光,悄然点亮彼此的心间角落。
“陆先生,今天谢谢您。”
林婉兮轻声说道。
“林小姐客气了,今日与你交谈,很是愉快。
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见面。”
陆子轩微笑着回应。
林婉兮微微点头,转身走进院子。
陆子轩望着她的背影,首到她的身影消失在门内,才回到车上。
汽车缓缓驶离,只留下一路淡淡的烟尘,而两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