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城夜雾 杜小北 2025-05-16 12:10:2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雨夜红绳青城的清明总带着股子潮气,2019年4月5日晚九点,李建国的出租车在热电厂旧址旁抛锚。

他骂骂咧咧地踢了踢生锈的保险杠,雾气压得路灯昏黄,远处废弃的烟囱像根插在夜色里的断指。

后座的乘客在半小时前就下了车,只留半只“前进牌”搪瓷杯在脚垫上,杯沿的口红印在雾灯里泛着暗红。

他没注意到,雾中有道影子正沿着铁轨靠近。

红绳在掌心勒出红痕,三线反结的编织法是妻子生前最爱,他总笑这是“纺织女工的职业病”。

直到钝器砸在后颈的瞬间,搪瓷杯滚进排水沟,杯底编号“037”在泥水里闪了最后一眼。

一、雾散时的尸体陈默的旱烟在案发现场明灭,退休三年,他仍改不了摸兜找警徽的习惯。

警戒线内,李建国的尸体呈祈祷跪坐式,右手腕系着根褪色红绳,绳结里卡着半片齿轮状金属——和1998年那七起案子如出一辙。

“陈队,死者鞋底有热电厂的粉煤灰。”

现任刑警队长王建军蹲在排水沟旁,手电筒照亮半只搪瓷杯,“杯底编号037,和咱们旧案档案里的1998年未破悬案对应。”

陈默的手指在红绳上停顿,三线反结的编织法,他妻子王秀芳曾在纺织厂宿舍教过全厂女工。

1998年最后一起案子的受害者,正是住在3单元702室的周小雨,死状同样是跪坐祈祷,手腕红绳里藏着齿轮碎片。

“把红绳解下来。”

他声音发哑,旱烟烫到指尖也没察觉。

绳结解开的瞬间,金属齿轮掉在证物袋里,发出细碎的“咔嗒”声,像极了1997年热电厂锅炉爆炸前,那些劣质齿轮转动时的异响。

二、带血的日记残页凌晨三点,陈默在案发地两百米外的槐树洞找到半页日记,纸张边缘焦黑,钢笔字浸着雨水:“第7个雨夜,雾比血浓。

齿轮又开始转了,这次轮到开出租车的……”落款日期是2019年4月5日,正是李建国死亡当天。

他摸着纸页上的褶皱,想起2000年妻子坠楼前,曾在厨房哼纺织厂的老歌,手腕上戴着同款红绳。

尸检报告写着“意外身亡”,可他记得,妻子临死前攥着半片齿轮,编号“037”,和今天案发现场的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