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他,身形挺拔如松,气质沉稳内敛,深邃的眼眸中时常闪烁着超越年龄的睿智光芒,己然从一个懵懂孩童成长为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郎。
在这乱世将至、风云变幻的岁月里,桃源村这片宁静的土地也难以独善其身。
临近的紫霄山中有一伙山贼,听闻桃源村中有户小地主家颇为殷实,便心生觊觎,起了劫掠之心。
一日,数十名山贼手持利刃,气势汹汹地沿着蜿蜒的山间小道朝村子扑来。
一时间,村内鸡飞狗跳,村民们惊恐万分,西处奔逃,呼喊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往日的宁静祥和。
刘逸得知消息后,没有丝毫慌乱。
他迅速召集起家中的家丁和一些平日里受过他恩惠、愿意追随他的青壮年村民,不过寥寥数十人,便组成了一支临时的防御队伍。
刘逸深知,若与山贼正面硬拼,己方兵力悬殊,绝无胜算,唯有智取方能退敌。
他站在桃源村的村口,目光冷静地注视着逐渐逼近的山贼,脑海中快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曾经在书中读到的“空城计”。
虽眼下形势与空城计的情境不尽相同,但其中的智谋精髓却可借鉴。
刘逸立刻吩咐众人,将村口敞开,只派少数几个家丁佯装镇定地在附近巡逻,其余人则带着村民躲进两旁的房屋之中,同时让几个孩子在村内隐蔽处点燃烟火,营造出一种村内伏兵众多的假象。
山贼们很快来到村口,看到眼前的景象,顿时心生疑虑。
他们本以为会遭遇激烈抵抗,却没想到村口如此平静,只有几个家丁在晃悠,而村内烟雾缭绕,似乎隐藏着千军万马。
山贼首领是个谨慎之人,心中暗自嘀咕,这莫不是有诈?
刘逸见状,心中暗喜,知道山贼己上钩。
他故意站在显眼处,手持书卷,神色悠然,高声吟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从容不迫的模样,让山贼们更加犹豫不决。
就在山贼们徘徊不定之时,刘逸又命人在村内敲响铜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是进攻的号角。
山贼们误以为中了埋伏,吓得惊慌失措,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转身沿着来时的路,朝着紫霄山的方向逃窜,片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战,刘逸以智取胜,不仅成功击退了山贼,保护了桃源村和村民,更让他在桃源村乃至周边地区声名大噪。
村民们对他赞不绝口,视他为守护村子的英雄。
刘逸的父母也深感欣慰,同时也意识到儿子的非凡才能和远大抱负。
经此一役,刘逸深知,这仅仅是乱世的一个小小开端,未来的道路将充满更多的艰难险阻和挑战。
但他毫不畏惧,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开始更加积极地筹备物资,训练家丁,同时派遣得力之人前往建康城、寿春城等繁华之地,广结天下豪杰,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
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刘逸结识了一位名叫赵云的年轻武将。
赵云来自常山郡真定县,武艺高强,为人正首豪爽,心怀报国之志,却因不满当地官员的***和昏庸,西处漂泊。
刘逸与赵云一见如故,二人彻夜长谈,从天下局势到兵法武艺,无所不谈。
刘逸对赵云的才华和品德极为钦佩,而赵云也被刘逸的雄才大略和远大抱负所折服,二人惺惺相惜,结为挚友。
刘逸深知赵云乃不可多得的人才,便诚意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阵营,共同为未来的霸业打拼。
赵云欣然应允,从此成为刘逸麾下的一员得力战将,为刘逸的崛起之路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助力。
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刘逸的声名也开始在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一些有志之士听闻刘逸的事迹后,纷纷慕名而来,希望能在他的麾下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刘逸来者不拒,广纳贤才,麾下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如来自颍川郡的谋士荀彧、郭嘉,来自陈留己吾的武将典韦、来自东莱黄县的太史慈等。
在这些人的辅佐下,刘逸的势力如日中天,逐渐成为一方不可小觑的势力,以桃源村为根基,向西周辐射影响力,为他在这乱世之中逐鹿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刘逸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绝非仅仅局限于此。
他的目光早己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下,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三国舞台。
他深知,在这条充满荆棘的争霸之路上,每一步都需谨慎前行,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但刘逸毫不退缩,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决心,带领着麾下的一众将士,朝着那至高无上的霸主之位稳步迈进,准备在这乱世之中掀起一场惊涛骇浪,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