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瓷准则

林妤边界 秣妤 2025-05-19 09:30:41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学生会办公室的百叶窗筛落正午阳光,绿萝藤蔓在青花瓷盆边缘蜷成问号。

陆妤整理赞助合同时,腕间的月光石手链在纸面投下涟漪状光斑,像某种无声的预警。

"张总说追加三十万赞助。

"西装革履的男人松了松爱马仕领带,金丝眼镜折射着合同上的烫金logo,"只需要闭幕式十分钟的致辞环节。

"青瓷杯与檀木桌轻碰的脆响里,陆妤将环保批文推过中线。

文件边缘的红墨水圈住无人机表演方案,恰似给机械鸟套上枷锁。

她指尖抚过杯身冰裂纹,这是修复社用三个月复原的清末器物,每道裂痕里都嵌着往届学生的愿望签。

玻璃门突然震响,抱奖杯的新生踉跄跌入。

陆妤起身时带翻茶盏,碧色茶汤却在触及红木奖杯前,被她的帆布包精准兜住——内衬缝着上周义卖会的银杏叶书签,此刻正吸收着水渍膨胀。

"小心青铜铭牌。

"她擦拭奖杯的动作像在抚触新生儿,食指在底座刻痕流连。

那里本该刻着企业广告语,去年却被三百封手写信换成了捐赠者姓名。

"王奶奶用退休金捐了阅览室,她说这是给孙女的十八岁礼物。

"赞助商代表盯着突然出现的文物保护条例,喉结上下滚动如卡壳的齿轮。

陆妤从文件袋抽出泛黄照片:七十年代的学姐们正用搪瓷缸给梧桐树苗浇水,背景里模糊的横幅写着"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画室窗台的薄荷突然剧烈晃动,林文的炭笔在素描本上游走。

他透过第西块玻璃的雨痕,捕捉到陆妤发丝在钢印证书上投下的剪影——那轮廓正在生长,如同攀援的紫藤逐渐覆盖整面法律条文。

"其实我们准备了更特别的展示。

"陆妤忽然翻开合同末页,生态艺术展的策划图令男人瞳孔收缩。

她用钢笔尖轻点某处空白:"这里会放置校友捐赠的老课桌,抽屉里藏着三十年的时光胶囊。

"走廊传来隐约的钢琴声,是音乐社在排练校庆曲目。

某个重音落下时,青瓷杯突然发出蜂鸣,水面浮现奇特的干涉条纹。

陆妤无名指上的戒尺印痕微微发烫——那是上周帮教务处整理档案时,被百年铜戒尺压出的印记。

林文的笔尖在此刻折断。

素描本上的紫藤忽然开出淡蓝花朵,与陆妤衬衫领口的白玉兰胸针形成诡异呼应。

他摸向画箱夹层的老照片:首届学生会主席佩戴的同款胸针,正在1937年的黑白影像中绽放。

"最后是这份补充协议。

"陆妤将文件旋转180度推回,原本的冠名条款己变成校友林认养计划。

她腕间的月光石突然折射出虹彩,在对方西装袖扣上烙下一枚孔雀蓝光斑。

男人离座时碰倒了青瓷杯,却见它沿着冰裂纹精准裂成三瓣。

陆妤蹲身捡拾碎片,发梢垂落的弧度与七十年代照片里浇水的学姐惊人相似。

每块瓷片内侧都显露出金漆小字,拼起来竟是本届学生会的暗语:年轮向上,根系向光。

暮色浸透走廊时,林文在画室发现半片带字的瓷。

他用油画刀刮去青釉,露出底下新老根系交织的图腾——这分明是今晨生物课解剖的梧桐根茎剖面。

而此刻的陆妤正站在钟楼下,指尖摩挲着铜钟1903年的铭文。

月光将她影子拉长到宣传栏玻璃上,与泛黄的往届主席照片产生奇妙的重影。

她没注意到,衣袋里那枚白玉兰胸针的合金花蕊,正在月光中分泌出虹彩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