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是飞天国皇上林权与皇后张霞之女,小公主林芳降临人世满月的喜庆之日。
整个皇城似乎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纱幔,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空气中飘散着醉人的酒香与芬芳的花香。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耀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仿佛预示着这一天的与众不同。
皇上林权,一位英明睿智、深受百姓敬仰的君主,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
两年前,皇后张霞为皇上诞下了大皇子林荣,而贵妃周媚也为皇上生下了二皇子林华,两位皇子同年同月出生,仅相差十日。
然而,那时正值战乱时期,天下尚未安定,皇上林权未能为两位皇子举办盛大的满月庆典。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也为了庆祝爱女林芳的满月,皇上林权决定大摆宴席,邀请西方宾客,共同分享这份天伦之乐。
消息传出后,举国欢腾,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他们纷纷准备礼物,渴望亲眼目睹小公主的风采,感受皇家的恩泽与荣耀。
随着午时的钟声悠扬响起,盛大的满月宴正式拉开序幕。
皇宫内外张灯结彩,彩旗飘扬,兵卒林立,排场宏大。
文武百官纷纷前来祝贺,他们身着华丽的官服,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宴席上,歌舞升平,杂技表演精彩纷呈,龙狮凤舞更是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皇上林权坐在宴席中央,他的右边是头戴璀璨珠冠的皇后张霞,左边则是身穿精美彩绘服饰的贵妃周媚,她们身后簇拥着八个彩娥,气派非凡。
此刻,他们正聚精会神地观赏着一场精彩的龙舞表演。
只见一人手持彩珠在前引领,龙头、龙身各节随之上下翻飞,左右腾跃,跳姿之矫健、气势之恢宏,令皇上龙颜大悦,他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地拍掌叫好。
宴席上珍馐美味琳琅满目,金银器皿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
宾客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举杯共饮,谈笑风生,共同庆祝这一难得的盛事。
在宴席的中心,小公主林芳被精心装扮了一番。
她身着由皇家绣娘亲手缝制的锦袍,头戴镶嵌着宝石的凤冠,宛如天仙下凡的婴儿,美得令人窒息。
她的出现引得众人纷纷侧目,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皇上林权更是喜笑颜开,他不时抱着小公主向宾客展示,那份深沉的父爱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然而,这场盛大的庆典并不仅仅是对小公主满月的庆祝,更是皇上林权展现其治国理念、彰显皇恩浩荡的绝佳时机。
在宴席上,林权郑重地宣布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政策。
他承诺将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加强边防,以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宾客们听后无不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皇上的决策,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这一刻,皇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希望与憧憬。
人们坚信,在皇上林权的英明领导下,飞天国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而,在这场盛大的庆典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小生命降临的庆祝,更是对国家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小公主林芳的满月庆典成为了连接皇家与百姓情感的桥梁,也让人们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国家能够如同这位小公主一般茁壮成长,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随着夜幕的降临,满月宴渐渐接近尾声。
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夜空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
宾客们纷纷起身告辞,而皇上林权则依然沉浸在与小公主的亲密时光中。
此时,贵妃周媚突然起身,她的目光有些空洞无神,声音轻柔地说道:“皇上,臣妾有些不适,想先回房休息。”
皇上不经意地应了一声:“嗯,周妃若是不适便早点回房歇息吧。”
说着,他从皇后的手中接过小公主林芳,再次亲了亲她***的脸颊。
而失宠的周媚则不由得脸色一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恨意。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步履轻盈地往自己的寝室走去。
赵太监似乎看穿了周媚的心思,他不动声色地跟随着她离开了宴席。
贵妃周媚自从生了林华皇子后,肚子像瘪了的汽球一样,怎么也鼓不起来了。
她本来是大都国的千金公主,五年前,大都国入侵飞天国。
飞天国奋起反抗,把大都国的兵马打得落花流水。
五名大将首领成为飞天国的俘虏,其中一名是周媚的亲大哥周军。
一年后,周媚为了救出大哥,以美人计混入飞天国做了皇妃。
但林权对俘虏严加防守,她一人势单力薄,救大哥之事无从下手。
自从生了林华二皇子后,周媚也喜欢而且习惯了在飞天国皇宫的生活,不想再回大都国了。
后来,在周媚的精心安排下,把大都国的赵太监也弄到了飞天国,做了自己的随从,以便有一个为自己鞍前马后的手下。
赵太监看似忠厚老实,实则心机深沉,是周媚在皇宫中的得力助手。
回到寝室后,周媚便卸下了那副虚善的面孔。
她冷冷地瞥了赵太监一眼:“你跟着我做什么?”
赵太监压低嗓音,声音中带着一抹不易捕捉的激动:“周贵妃殿下,西年的漫长等待己至,是时候策划解救周军皇子的行动了。”
周媚轻拨手中那套精致的茶具,嘴角勾起一抹带着冷意的弧度:“莫非你己心生妙计?”
“咱们来个瞒天过海,暗度陈仓。”
赵太监凑近贵妃的耳畔,低声细语,透露着神秘。
周媚听后,微微一怔:“什么?
你打算劫持林芳公主至大都国,以此要挟林权,迫使他释放大哥他们?”
“你这想法太过大胆,万一走漏风声,你我都将性命难保!”
她的声音中透着紧张。
“周贵妃殿下,今夜宫中宾客如云,留宿者众多,皇上绝不可能怀疑到我们。”
赵太监的声音里满是老练的算计。
周媚狐疑地望着他:“哼,就算你能得手,可城门戒备森严,你如何出得了宫门,难道你能腾云驾雾?”
她语气中带着讥讽,“更何况,你体弱多病,根本不懂武艺。”
赵太监一脸谦卑地回答:“周贵妃殿下请宽心,既无需腾云驾雾,也不必精通武艺,老奴己有周密的计划。”
“自打周贵妃殿下将老奴带入宫中,老奴便在自己的居所里悄然挖掘地道。
天道酬勤,如今,地道己通至宫外的竹林。”
“这本是为了营救周军皇子而挖,如今恰好派上用场。
老奴相信,通过这条地道,我们定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小公主带出皇宫。”
“赵公公,此言当真?”
周媚瞪大了眼睛,满是惊讶。
赵太监轻轻抿了抿嘴,声音低沉:“此言非虚,千真万确!
周贵妃殿下若是不信,老奴愿领您亲眼去看看。”
“不必了,我信你。
但挖地道这等大事,为何事先不告知我?”
周媚的语气中透着柔中带刚的意味。
“周贵妃殿下请息怒,老奴只想行事更为谨慎。
如今,老奴己部署妥当,内外照应,万无一失。”
“哈哈!
想不到父皇早有安排,赵公公真是大都国的忠臣良将。
事成之后,你定当立下大功,我必重重赏赐于你。”
周媚微微点头。
“多谢周贵妃殿下,为了大都国,老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赵太监一脸虔诚地回答。
周媚一首嫉妒皇后所生的这位小公主,她认为这位小公主会对自己的宫中地位构成威胁。
若能将小公主悄悄带出皇宫,既能消除隐患,又能救出大哥周军,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