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记忆中的爷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30年代初,在山观堂村这个宁静的村落里,经由亲戚的精心撮合,爷爷迎娶了同村那位失去双亲的奶奶,同时,他们还接纳了年仅7岁、孤苦无依的小舅公。

三人携手,共同编织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

在接下来的悠悠二十载里,他们相亲相爱,家中陆续添了4个儿子和3个女儿,欢声笑语不断。

然而,受限于那个时代的艰苦生活条件,最终只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能够健康成长,其余的孩子则不幸夭折。

作为家中的幼子,我的父亲与他的哥哥姐姐们在年龄上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享受着家人更多的宠爱与呵护。

时光荏苒,转眼间己至1961年,那是一个举国大兴水利建设的火红年代。

在那个机械匮乏的年代,所有的繁重工作都只能依靠人力来完成。

人们日复一日地挑运着上百担的泥土,打制着大量的石头,用以构筑坚固的堤坝。

尽管工作异常艰辛,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和满腔干劲。

爷爷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之中。

然而,由于他体弱多病,加之高强度的劳动,很快就难以支撑,最终累倒在了工地上。

当村里的工友匆匆赶来家中通知,并请求派人去接爷爷时,他们惊讶地发现,爷爷己经躺在简陋的工棚里,衣衫褴褛,身形消瘦得仿佛只剩下一副骨架,无法起身己经有好几天了。

即便如此,爷爷依然倔强地坚持要留在工地,他心系国家建设,渴望为人民服务。

他甚至固执地劝说前来接他回家的大儿子刘百年不要带他走,声称自己只需休息几天就能恢复如初。

然而,看着父亲如此虚弱,大伯心疼不己,毅然决然地将他抱起,放在平板车上,一路颠簸着拖回了家。

随后,奶奶迅速带着爷爷前往医院。

但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和过度的劳累,爷爷的身体己经极度虚弱,医生也回天乏术。

爷爷在床上躺了整整半年后,年仅5岁的亚年,也就是我的父亲,永远地失去了他那慈爱的父亲。

后来,我曾试探性地询问他是否还记得爷爷的模样,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己经记不清了。

他只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过,爷爷与他的二哥长得极为相似,性格也如出一辙,而且聪明过人。

失去父亲的痛苦似乎并没有在年幼的亚年身上留下太深的痕迹,或许是因为他太过年幼,还不懂得悲伤的滋味。

他只记得那天送完爷爷走完最后一程后,自己疲惫地躺在土灶旁边的柴火堆上,沉沉地睡着了。

在梦中,他仿佛又看到了爷爷那慈祥的笑容,爷爷看着年幼的小儿子,递给他一根烤得香喷喷的小番薯。

那番薯的味道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让他忍不住缠着爷爷再要一根。

然而,当他从梦中惊醒时,却发现周围空无一人,只有冰冷的现实陪伴着他。

奶奶也仿佛没有时间去沉浸在悲伤之中,她的一生都在经历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但她从未放弃过生活,她只知道要努力地活下去,为了生活而不断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