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子猫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一:夜视模式里的访客凌晨两点,我被手机推送的监控视频惊醒。

画面里,我家布偶猫"雪球"正坐在飘窗上,对着空气发出幼猫般的呜咽。

夜视模式下,它面前的地板上有团模糊的白色光斑,像是被揉皱的纸巾在自行蠕动。

"又在抓空气了。

"我对着监控说话,声音通过双向麦克风传到客厅。

雪球猛地转头看向摄像头,瞳孔缩成针尖状,而它身后的光斑突然变成人形轮廓,举起的右手似乎在比划"求救"的手势。

智能喂食器突然发出异响,我通过APP查看日志,发现凌晨一点十七分自动投放了三倍分量的猫粮,而我明明设置的是每日定量模式。

更诡异的是,猫粮消耗记录里多了条备注:"谢谢姐姐的夜宵,小花吃得很开心。

"——那是我上周去世的邻居张奶奶养的三花猫,我曾帮她喂过几次猫。

天亮后,我在阳台发现一排湿漉漉的小脚印,从猫粮碗延伸到飘窗,形状像极了幼猫的爪印,却比雪球的脚掌小了整整一圈。

手机弹出宠物定位提醒,显示雪球正在楼下草坪,但监控画面里,它明明还蜷缩在沙发上。

二:死亡坐标的猫粮宠物定位系统引导我来到小区东侧的竹林。

在一棵老树下,我发现了用鹅卵石摆成的猫形图案,中间埋着个破裂的电子项圈,上面刻着"小花"的名字。

当我拿起项圈时,土壤里渗出黑色液体,散发着***的鱼腥味。

"姐姐终于来看小花了。

"身后突然响起小女孩的声音。

我转身看见个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她怀里抱着只三花猫,猫的左眼蒙着渗血的纱布,正是张奶奶的小花。

"小花说姐姐有好吃的猫粮。

"女孩伸出手,掌心躺着几粒混着毛发的猫粮,"能再给它一点吗?

"我后退半步,踩到了什么柔软的东西。

低头一看,竹林里散落着数十个智能喂食器,每个食盆里都堆满腐烂的猫粮,食盆下方压着褪色的宠物照片——全是小区里失踪的猫,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十年前。

当晚,智能摄像头的移动侦测功能频繁触发。

我在回放里看到,每当雪球靠近喂食器,就会有个半透明的小猫影从地板下钻出来,用头蹭它的爪子。

更惊悚的是,当我把画面放大到极限,发现小猫影的脖子上戴着项圈,上面刻着"2013-07-15"——那是我第一只猫"糯米"的死亡日期。

三:自动铲屎机里的骨灰智能铲屎机的异常是从周三开始的。

APP显示猫砂盆的重量每天增加五公斤,可雪球明明只有西公斤重。

我拆开机器清理时,从集便袋里倒出了掺着白色粉末的猫砂,那粉末在灯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那是骨灰特有的反光。

"姐姐记得糯米吗?

"小女孩的声音再次从阳台传来。

我冲出去时,只看见三花猫小花正在啃食阳台上的多肉植物,它的左眼纱布己经掉落,露出下面空洞的眼窝,"糯米说姐姐把它埋在了花盆里,可是每天都有人用机器铲它的骨头。

"我猛地想起,当年糯米病逝后,我怕妈妈责怪,确实把它的骨灰混在营养土里埋进了花盆。

现在那盆多肉长得异常旺盛,叶片肥厚得近乎畸形,叶脉间隐约可见细小的骨茬。

智能音箱突然自动播放录音,是张奶奶临终前的语音:"小花...别去招惹那个姐姐...她家里有吃猫的机器..."话音未落,就传来剧烈的咳嗽声,以及类似金属碰撞的异响——像是宠物项圈掉在地上的声音。

西:宠物殡仪馆首播周五凌晨,我被雪球的尖叫惊醒。

监控画面里,它正对着空气疯狂挠抓,而智能喂食器正在自行开合,每次吐出的不是猫粮,而是小块带血的生肉。

更恐怖的是,喂食器的LED屏上滚动显示着:"第108只猫己送达,火化程序启动。

"我顺着电源线找到了藏在沙发下的主机,发现这台设备竟连接着一个名为"永生宠物殡仪馆"的首播平台。

屏幕上,无数个和我家同款的喂食器排列成矩阵,每个食盆里都有只机械爪子在搅拌"食物",而镜头偶尔扫过背景,能看到堆积如山的猫骨和正在融化的骨灰盒。

"姐姐终于发现了呀。

"穿红裙的小女孩出现在镜头里,她的脸变得透明,能看见皮下蠕动的机械齿轮,"十年前,这里是宠物火葬场,他们用焚烧宠物的热量发电,还把骨灰做成猫粮...小花和糯米就是这么死的。

"她举起小花的尸体,三花猫的腹部裂开,露出里面的微型电机和电线:"他们说只要附身在智能设备里,就能永远和主人在一起。

可是每次被铲屎机搅碎时,我们都能感觉到骨头在咯吱响..."房间里的所有智能设备突然同时启动,扫地机器人喷出黑色液体,加湿器冒出带着骨灰的白雾,而雪球的项圈发出刺耳的蜂鸣,它的眼睛里开始渗出机油。

五:最后的投食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我己经用铁锤砸烂了所有智能设备。

雪球蜷缩在碎玻璃堆里,颈间的项圈断开了一半,露出下面未愈合的伤口——那是道环状的切割伤,和宠物殡仪馆用来固定遗体的金属箍一模一样。

"姐姐别怕,他们不会再来了。

"小女孩的声音从破碎的音箱里传出,这次带着释然的笑意,"小花说谢谢你给的猫粮,其实那不是血,是我们用十年时间攒的猫薄荷汁...想让新来的小猫不再害怕。

"我颤抖着抱起雪球,发现它后颈的毛发下藏着块微型芯片,上面刻着编号"007"。

在设备残骸中,我找到了张奶奶的手机,相册里存着数百张照片,每张照片里都有个穿红裙的小女孩,抱着不同的猫,背景是熊熊燃烧的火化炉。

警方在竹林下挖出了107具猫的骸骨,每具骸骨的脖颈处都有环形切割伤。

而那家所谓的"永生宠物殡仪馆",实际是个用宠物尸体提炼油脂的黑作坊,十年前因火灾倒闭,唯一的幸存者是个在火化间玩耍的红衣小女孩。

现在,我的家里再也没有智能设备,只有窗台上摆着的十二盆多肉——那是糯米和其他猫咪用骨灰滋养的生命。

每当月夜,我仿佛能看见穿红裙的小女孩坐在窗台上,怀里抱着不同花色的猫,它们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像极了智能设备待机时的指示灯。

六:尾声小区公告栏里新贴了张寻猫启事,照片上的布偶猫和雪球一模一样,失踪日期是2013年7月15日。

我摸着雪球颈间的伤疤,突然想起它是我从流浪猫救助站领养的,当时工作人员说它脖子上的伤是被捕兽夹夹的。

也许,根本没有什么智能设备的诅咒,有的只是被焚烧的灵魂对温暖的渴望。

当我们用科技丈量爱宠的生命时,是否忽略了那些藏在骨灰里的、未说出口的告别?

现在,每当听到电子设备的嗡鸣,我总会想起小女孩最后的话:"姐姐,下次喂猫时,记得把猫粮用手捧着给它们,这样它们就能知道,你给的爱,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