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遇
大学校园中,24岁的刘艳正艰难地追逐着自己的研究生梦想。她的家庭家徒四壁,父母皆是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家庭基本开支。刘艳相貌平平,虽五官端正,但在人群中并不起眼。可她从小就乐观向上,面对生活的困境从不抱怨。学习上,她没有过人天赋,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拼搏,成功考上研究生。然而,研究生的学业与经济压力,常让她力不从心,却从未言弃。
学校组织部发起一场盛大且意义非凡的校园文化节筹备活动,旨在展现学校多元文化与学生创造力。活动要求各专业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策划与执行,从主题确定到活动流程,再到场地布置与宣传推广,每个环节都需精心谋划。刘艳一心扑在学业上,对这类活动兴致缺缺。但同宿舍好友软磨硬泡,她实在拗不过,最终答应加入小组。
小组从一开始就遭遇创意匮乏与资金紧张的双重难题。众人绞尽脑汁,想出的方案不是缺乏新意,就是成本过高难以实现。而学校给予的启动资金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活动需求。刘艳主动揽下拉赞助的重任,尽管深知自己能力一般,但那股不怕吃苦的劲头支撑着她。此后,她一有空就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一家一家公司拜访。无数次在公司前台被拒,面对冷漠眼神与冰冷拒绝,她也曾绝望。但每次都咬咬牙,继续寻找下一家。
终于,在一次被大型企业拒绝后,心情低落的她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路过一家小众企业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了进去。交谈中意外得知老板竟是校友,老板被刘艳的坚持和对母校的热情打动,念及母校情谊,答应赞助此次活动。可赞助金额距离预期仍有差距,刘艳没有放弃,又通过在校园内发起众筹,同学们被她的执着感染,纷纷解囊相助,这才凑齐资金。
活动执行当天,现场一片忙碌。刘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关注每个细节。就在演出即将开始,观众陆续入场时,她敏锐发现舞台装置一处连接处有松动迹象,极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她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