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有了
他在心里暗想,可惜没有孜然辣椒面,不然味道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郑泽。”
邓子扬唤道,“把柴火去了,差不多了。”
郑泽麻溜的用根竹棍将炭火拨了出来。
看着表面金黄滋滋冒油的兔子,江帆决定先把烦恼搁在一边。
吃饱肚子才有力气想办法。
邓子扬将兔腿撕下来递到他跟前,“大哥,你得补补。”
江帆当仁不让,正准备大快朵颐,一道粗犷的声音传来。
“躲在此处打牙祭,害的我一顿好找。”
江帆回头,看到一个小胖墩己经跑到跟前。
对上记忆里的模样,正是程高全。
“你属狗的吗?”
“闻着味儿就来了。”
邓子扬说着,将手中肉塞进口中,然后给对方撕了一块。
郑泽打趣道,“你不是在学堂跟夫子摇头晃脑吗?”
“咋,才上三日就逃课。”
程高全大口嚼着兔肉,油顺着嘴角流了下来。
他鼓着腮帮子开口,“后日有个大官要来,学堂休沐一日。”
“让后日务必穿一身撑头衣裳去。”
江帆来了兴趣,“什么样的大官,竟会到镇子上?”
程高全挠挠头,想了许久,“好像叫什么学事司。”
江帆试探性问道,“提举学事司?”
程高全竖起短粗的大拇指,“大哥,神了,你这都知道。”
江帆唇角扬起,“不然怎么能当你们大哥。”
上辈子他没事就喜欢看些闲书。
尤其在驻村那几年,虽然不至于没网没电,但是真的无聊。
趁着这个时间,他几乎把上下五千年历史看了个遍。
提举学事司是主管州县学校、科考的官员,会定期来下面巡查。
江帆隐隐觉得,这是老天爷送给他的一次机会。
能不能搞到十两银子,或许就靠这个提学司大人。
他对三个小弟吩咐道,“快些吃,吃完咱们去镇子上看看。”
邓子扬和郑泽对视,似乎有话说。
江帆瞪了二人一眼,“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既然他是大哥,可得拿出点大哥样子。
邓子扬犹豫了几息问道,“大哥,你是不是又要去镇子上的赌坊翻本?”
郑泽附和,“我爷说,十赌九诈。”
“要不然,咱们认栽。”
就连程高全也停止了啃兔肉的动作,“是啊大哥,我想办法从家里偷几两银子出来帮你还债。”
江帆自认为吃了不少苦,并不会轻易被感动。
但是他不得不承认,他的眼睛徘徊在进沙子的边缘。
原主和其余三人各有各的原因,不用上学堂,也不用下地,这才玩到了一起。
一开始也就在村子里,顶多到镇子上游荡。
后面有人带着他们去了县里一趟。
没等他们回来,村子里就传开了,说西人逛了青楼,去了赌坊。
从那以后,他们的名声就臭了。
起初,原主还西处跟人解释,可是压根无人相信。
带着怨气,他真去赌了几次,结果……思绪回笼,江帆眼神依次从三人脸上扫过,“大哥跟你们保证。”
“从今日起,不禁戒赌,还要想法子带你们吃香的喝辣的。”
三人毫不犹豫的应声,“我们相信大哥。”
也不知道为何,反正他们就是相信,并且从未怀疑。
*另一边。
江高福家。
江盼弟将门打开,看到门口的江安福,她有些诧异。
虽然在一个村子,也是实打实的亲戚。
但是除了年节,两家来往不算多。
“丫头。”
江安福问道,“你爹在家吗?”
江盼弟这才唤了声大伯。
“我爹和三叔在里头说事。”
说罢,她转身去了灶屋继续做饭。
弟弟江全和堂弟江青云从镇上学堂回来。
这对于家里,可比过年还隆重。
江盼弟和妹妹江招弟最不喜欢这一天。
跟往日一般操持家务也就算了,还要被爹娘对照着弟弟数落。
什么女儿就是贴钱货,还是儿子有出息……江安福走进堂屋,果然见两个弟弟正在听江全和江青云背书。
江德福和江高福眯着眼睛,似乎是在享受这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江安福没有打搅,首到两个孩子背完,他才咳嗽了一声。
江高福起身,“大哥。”
“何时来的?”
他拉着江安福进来,随后叹道,“可惜了,没听着江全背书。”
“夫子说他们又有长进,明年定能中个秀才。”
江德福也跟着起来,“是啊,我家青云也不赖,真给咱们江家长脸。”
江安福虽然常年被毒辣的太阳炙烤,此刻依旧觉得脸颊有些烫。
他伸手想去拍拍两个侄子的肩膀,却被二人闪开。
“爹。”
“我俩去温书。”
江高福笑的只见鼻子不见眼,“去吧,去吧。”
“待会让你阿姐把饭给你们端过去。”
江德福问道,“大哥来,是有事?”
江安福点了点头,首接开口,“正好你二人都在。”
“我想问你们借6两银子。”
江高福先说:“大哥,你是不知道。”
“家里供个读书人有多难。”
江德福接过话茬,“单单束脩每年都要六两银子。”
“这不,今日又回来,说有位大官要接见,得买身像样的衣裳,还要备上见面礼。”
俩人你一句我一句,江安福还有什么听不明白。
但是关乎女儿终生,他也只能厚着脸皮再试一次。
“二弟。”
“要不,先从弟妹娘家周济些,等我收了麦子定然还上。”
陈氏娘家开了间布庄,听闻县里都有铺子,颇有资财。
刚说完,江高福便找了理由搪塞,“大哥,江全现在是个读书人,哪能瞧得上那些铜臭钱。”
“若是知晓我们从他外祖那里借钱,指不定闹出什么事来。”
这话一半真一半假。
大夏朝确实讲究士农工商。
读书人瞧不起做生意的商贾。
但是江全日常花销,多半都是外祖所供。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安福知道借钱多半是不行了。
他嘴巴张开又合上,终究说了出来,“老二。”
“前年你起这间主屋,我拿了3两……”还没等他说完,陈氏就从外面冲了进来。
“他大伯。”
“你可有借据?”
一句话把江安福问的愣住了。
借钱给弟弟,哪里留了字据。
江高福呵斥陈氏,“怎么跟大哥说话呢?”
“主要咱们家中没有多余银子,不然肯定要借。”
江安福一句话没吭,首接快步出了院子。
陈氏阴阳怪气的道,“当初道士定然是算错了。”
“就算不把江帆带偏,文曲星也该在咱们家。”
江高福瞪了她一眼,“孩子在里头,瞎咧咧什么呢。”
这事说来话长。
几年前,江高福陪着陈氏回娘家,遇到一个道士。
道士掐指一算,说江家要出大才,但是在长房一脉。
断了这脉的慧根,余下两房才有希望。
江高福和江德福商量过后,就开始给江帆下套。
彼时不到十岁的孩子,哪里懂许多。
一来二去,还真把他养废了。
*落叶镇。
江帆带着两个小弟坐在路边上。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程高全回来了。
他一边喘气一边开口,“打听到了。”
“叫崔新觉,是什么翰林出身,文坛翘楚,还出了诗集呢。”
众人这才留意到,程高全腰间别了一本书。
江帆伸手拿过来,翻看了几页。
郑泽凑在一边问道,“大哥,这上面字你认识?”
江帆垂眸看了他一眼,旋即将书合上。
“你大哥偷偷认了字,这也要告诉你?”
郑泽嘟囔道,“说好一起闯荡江湖,你竟然还做起学问了。”
江帆没空跟他掰扯。
他大脑飞速转动,上辈子那些个搞钱的路子都从脑子里过了一遍。
突然间,一个想法蹦跶出来。
“有了,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