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报复
婆母对她一首很好,赵小禾有的,也不会忘了她,说是当女儿对待也不为过。
头先三年一首没怀上,婆母也没给她脸色看。
她和赵青山有了自己的小家,农闲了赵青山去镇上做活,得的工钱婆母也都是让他们小家存着。
再说赵小禾性格好,人又勤快,她也很喜欢这个小叔子。
赵家对她好,她也真心对赵家,都是相互的。
“禾哥儿还小呢,在家多留几年,还能多陪陪爹娘。”
刘绣兰知道这是儿媳妇在宽她的心,毕竟小儿子早该出嫁了,田里地里都是赵青山干大头,她怕儿媳妇有意见。
陈彩杏这么一表态,刘绣兰也好受些了。
“奶奶不哭,福墩儿长大了赚好多银子,给爷爷奶奶,给爹爹阿娘,也给小叔花!”
赵佑福小名福墩儿。
他这童言童语成功把堂屋里低沉的氛围打破了。
“禾哥儿怎么还没回来,这天都黑了。”
赵大嫂抬头看了看天,又转头对赵青山说:“你去接一接,别是和柳哥儿说话忘了时间,天黑了路不好走。”
“天黑了路不好走了,禾哥儿快点,一会儿家里人出来找了!”
杨柳这时候正在帮赵小禾放风,低声焦急地提醒。
“快了快了。”
赵小禾把草绳最后打了一道死结,又拨了拨,确认草绳在门两边己经栓牢了。
今天花媒婆说的他都听到了,他娘把那婆子赶出来的时候,他就躲在院墙侧边。
等花媒婆走远了他才回去,也没提这件事,怕他娘更伤心。
“柳哥儿,走了!”
赵小禾站起来拍了拍手,和杨柳悄么声儿地往家里跑。
等走远了,杨柳才恢复了音量。
“禾哥儿,那花媒婆咋了,你怎么想到的在门前栓绳子啊,她明天定是要摔个狗吃屎!”
“谁叫她嘴巴臭!
柳哥儿,你以后说亲千万要跟你娘说,别找花婆子!”
杨柳听他说亲事,也有些脸红,但他不是个扭捏的人,甚至还附和了赵小禾几句。
两人一路打打闹闹,杨柳家近些,他先回了家。
天黑了,赵小禾加快了步子。
还没走几步,就遇见了来接他的赵青山。
“禾哥儿,是不是说话忘了时间了,快和大哥回家了,娘担心你呢!”
“是不是青山回来了?
接到你小弟了没?”
刘绣兰听到开院门的声音,在屋里扬声问了句,他们己经睡下了。
“娘,回来了,你们别出屋了,我们收拾了也睡了。”
赵小禾替他大哥应了,两人洗漱了就各自回屋了。
赵家院子赵青山娶媳妇前翻修过,赵有粮老两口住正屋,堂屋旁边连通着粮屋,最右边是灶房。
东边儿是新修的,住着赵青山一家,西边儿这块就是赵小禾住着了,赵小禾房间旁边是柴房,堆着柴和一些杂物。
后院养了鸡,鸡舍旁边是猪圈,家里有头骡子,搭了骡棚好生养着,驮粮耕地赶车可全靠它。
赵小禾一晚上没怎么睡着,脑子想着白天的事。
虽说嫂子人好没说什么,但是福墩儿一天天长大了,以后读书娶媳妇儿都是花销。
看着爹娘为他担心操心,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鸡刚叫了一声,赵小禾就醒了,横竖睡不着,早点吃了饭叫上杨柳去看花婆子的笑话。
院子里静悄悄的,家里人都还在睡,昨天把豆子都种下了,今天可以多睡会儿歇歇。
赵小禾把米汤熬上,找了个盆装了面,准备揉面烙饼子,早上吃得简单。
面还醒着,赵大嫂进了灶房。
“禾哥儿,起这么早,不多睡会儿?”
“睡不着了大嫂,这里有我呢,今早喝米汤就饼子。”
“那我去捞点萝卜干切了,你大哥前几日就在念叨,让他就着饼子吃。”
说着就拿了碗去往粮屋去,家里的腌菜坛子都放粮屋了。
一家人吃过早饭,赵小禾背了背篓拿了把镰刀,迫不及待出门了,晚了就看不到热闹了。
赵小禾和杨柳路过花媒婆家的时候,院子还没开门,他俩就近找了个田坎,懒懒散散地找着野菜,等着花媒婆开门。
没一会儿,花媒婆挎了个篮子出来了,还哼着曲儿,打开院门,刚迈出脚就被绳子绊倒。
她“哎哟”一声栽在地上,篮子被甩出去,提手都摔断了。
“哪个杀千刀的!
敢往老娘门上拴绳子!”
花媒婆这一下摔得狠,好一会儿没爬起来,就坐在地上破口大骂,还是几个路过的妇人扶了她起来。
杨柳实在没憋住,“噗呲”笑出声来。
赵小禾赶紧捂住了他的嘴,两人就这么姿势别扭地跑远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等两人都到了河边割猪草了,杨柳还捂着肚子在笑。
杨柳小赵小禾两岁,今年刚满十六,家里正在给他相看人家,最近被拘在家里学绣活,只有赵小禾去找才能被放出来透透气儿。
他上头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哥哥都己经成家了,姐姐早两年也嫁了人。
家里就杨柳最小,性格跳脱,又把他娘的泼辣劲学了个七八分,天不怕地不怕的。
赵小禾看他都快笑岔气了,不禁觉得好笑。
“好了,一会儿肚子给你笑疼了,哪有这么好笑啊。”
“我解气啊,那老婆子竟然这么说你,活该摔屁蹲儿!”
早上杨柳缠着问赵小禾为什么要整花媒婆,赵小禾只好把原委说给他。
两个人叽叽喳喳地闲聊,杨柳是个闲不住的,这些天被他娘严令禁止出门,可憋坏了。
“哎呀,我说有些人啊,只能赖在家里当老哥儿,哪个不要命的敢娶啊!”
赵小禾顺着声儿看去,同村的几个小哥儿聚在一起,离赵小禾他们不远,在河边大石头那块洗衣服。
说话的是周安,不是这个村里的人,去年嫁给了村里的王石头。
赵小禾名声还没坏的时候,这王石头娘也登过门。
都是一个村的,刘绣兰可知道王石头娘这个人,受了婆母磋磨,势必会在儿媳妇儿夫郎身上找回来。
任这王石头娘说得再好听,刘绣兰也没松口答应。
周安嫁过来听了妇人们嚼舌根,赵小禾模样又长得比他好,他便处处看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