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下山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庙堂风波起,江湖风云动。

话说大明太祖起于微末,上应天时,下顺民心,历经二十三年,终收拾旧山河,一扫前朝末年民不聊生,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国大明,建元天武,划分神州为两京十三道。

国祚绵延,传位至当今嘉定皇帝己历八世。

天姥山,位于大明浙江道东部,因是江湖西大剑派之首的栖霞剑派的立派之所而在江湖中名声显赫。

其主峰拔云尖,正是栖霞剑派主脉所在,青山绿水之间不时传出一阵阵习武练剑之声。

拔云尖栖霞剑派祖师堂前,一袭黑衣两鬓斑白的墨非白负手而立,面无表情地看着在习武场上挥舞木剑的孩子们——这些孩子们最大的不过十岁出头,大多来自附近州县。

“墨师叔,你要不要这么严肃?

再把这些师弟们吓坏了。”

墨非白闻言面色不变,头也不回地淡淡说道:“练剑不是儿戏,他们正是打基础的入门阶段,容不得半点马虎。”

墨非白身后,一个白衣少年靠着柱子,撇了撇嘴嘟囔道:“墨师叔真是无趣,要是陈师叔在就好了。”

墨非白闻言负在身后的右手食指轻轻一弹,少年哎呦一声捂住脑门,双脚发力向着祖师堂后跑去。

看着少年仓皇逃窜的背影,墨非白嘴角微微上扬,低声说了一句:“这混小子。”

随即恢复之前冷冰冰的样子。

少年揉着脑门走在青石小路上,嘴里喃喃道:“墨师叔真是的,每次都打一个地方。”

“书剑,你小子又惹你墨师叔生气了?”

全名唤做解书剑的少年闻声抬头看去,只见一个一袭青衫的中年剑客站在前方岔道口一脸玩味地看着自己。

解书剑揉了揉脑门答道:“陈师叔,我怎么敢惹墨师叔生气,他一天到晚都冷冰冰的,真要发起火来,恐怕我师父都拦不住。”

中年剑客哈哈一笑道:“你墨师叔面冷心热,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心里对你们这些小崽子可是爱护的很。

走吧,你师父让我来寻你,他有事要安排你下趟山。”

“下山?”

解书剑眼前一亮,“陈师叔,师父终于要让我下山游历了?”

“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你师父在天烛湖等你,你要是去晚了,他改了主意可怪不到我头上。”

中年剑客陈非生说完扭身离去,解书剑赶忙跟上嘴里喊道:“师叔,你等等我。”

天姥山脉山势连绵,大多山峰被渌水、剡溪环绕,然而天姥山中仅次于主峰拔云尖的第二高峰倒脱靴却是例外。

作为栖霞剑派历代掌门的闭关之所,天烛湖就位于倒脱靴峰顶。

天烛湖中分出一支潜溪,贯通全峰,从峰顶首汇入从峰脚绕过的渌水。

只是一条溪流只有从天烛湖流出的一截和汇入渌水的一截总计十里左右的地方***在外面,其余的尽是从山石掩盖处流过,所以被唤作了十里潜溪,乃是天姥山有名的景色。

解书剑随着陈非生离开拔云尖主峰,一路向南走过十里潜溪,天烛湖便渐渐出现在眼前。

放眼望去只见绿树环绕,湖面平静,不曾见到一丝波纹,湖边有着一排简单朴素的房屋,正是栖霞剑宗卓非群的起居之所。

房屋前的空地上,一个梳着羊角辫儿的圆脸小女孩正一板一眼地舞动着一柄木剑,一招一式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灵儿!”

解书剑远远地朝着小女孩喊道。

小女孩闻言停下手上动作,扭头朝着山路望了过来,满脸惊喜地欢呼道:“大师兄!

陈师叔!”

随后丢下手中木剑,朝着陈非生、解书剑二人跑过来。

“慢点,慢点。”

陈非生一脸宠溺地看着自家掌门师兄的独生爱女卓灵儿温声说道。

卓灵儿对此充耳不闻,如同一只轻巧的小燕子扑进解书剑的怀中。

解书剑乃是卓非群在天姥山脚下捡到的弃婴,被卓非群夫妇抚养长大,夫妇二人将其视为己出所以解书剑和小师妹卓灵儿亦是亲兄妹一般。

解书剑将卓灵儿抱在怀中,摸了摸卓灵儿的头柔声道:“灵儿,想没想师兄?”

卓灵儿搂着解书剑的脖子答道:“我可是天天都在想师兄,可是师兄你就是不来天烛湖这边看我,我想出去找你,可是爹爹总不答应,说我会打扰你练剑。”

说到这里,卓灵儿不由地鼓了鼓腮帮子。

解书剑挂了挂卓灵儿小巧的鼻子笑道:“这怨不了师父,是师兄不好,最近一首忙着感悟《梦游天姥剑》倒是不常来这边给师父师娘请安。”

《梦游天姥剑》栖霞剑派三大绝学剑法之一。

就在师兄妹二人聊天的时候,屋内走出一个气质典雅大方的妇人,妇人看到挂在解书剑身上的卓灵儿微笑道:“灵儿,不要缠着你大师兄了,你今日练剑可够了时辰?

小心你爹爹又罚你。”

卓灵儿闻言一对乌黑的眸子翻了翻,从解书剑怀中跳了下来,竖起一根手指举到眼前,对着妇人喊道:“娘,师兄好久不来了。

我就偷一下懒,爹爹不会罚我的。”

解书剑见到妇人赶忙行礼恭恭敬敬地说道:“师娘。”

他自幼在卓非群夫妇身边长大,早就视二人为生身父母。

妇人见到解书剑,柔声道:“书剑你来了。

这些日子你师父可是天天和我念叨你,说不知道你感悟《梦游天姥剑》感悟的怎么样了。

一会儿你可要好好陪你师父聊聊。”

解书剑笑了笑连声称是。

见几人说完了家常,陈非生对着妇人抱拳道:“非生见过嫂子。”

对于自己掌门师兄的夫人,陈非生等人极为敬重。

这份敬重无关师兄,要知道自家嫂子出身武道名门,在嫁给掌门师兄卓非群前也是江湖里响当当的正道女侠。

倒退近十年,江湖中谁人不知道“水玥仙子”司空琼的名头。

想当年,自家师兄拉着师兄弟几个去提亲的时候还闹出了不少江湖轶事。

司空琼点点头道:“我就不打扰你们的正事了。

你师兄在屋内等你们。”

随后拾起木剑拉过卓灵儿柔声道:“灵儿,来今日娘亲来教你练剑。”

卓灵儿撅着嘴扭头又看了一眼解书剑,万般不愿意的被司空琼拉到一边继续练剑。

陈非生与解书剑看着离去的母女二人,随后走进当中的房屋。

屋内摆设极为简单,除却几个蒲团外几乎再无其他家具。

一个身着儒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双眼微闭盘坐在屋子当中的蒲团上,其身后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个飘逸的“剑”字,“剑”字图画前放置着一座矮柜,矮柜上摆放着的古朴木架上搁置着一柄青鞘宝剑。

“掌门师兄,书剑来了。”

陈非生对着儒衫男子行了一礼说道。

一身儒衫的卓非群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二人指了指身边的蒲团微笑道:“有劳师弟了。

坐,坐下再说。”

陈非生点了点头坐在卓非群下首。

待到陈非生坐好,卓非群看着还站着的解书剑问道:“书剑自我许你到诗剑崖感悟本派剑法真意己有三年,不知道本派的三门绝学剑法你领悟的如何?”

诗剑崖乃是栖霞剑派传承根本所在,刻有栖霞剑派三门镇派剑法。

剑法外以诗歌形式,内藏剑法真意,故此三套剑法因人各自感悟而异。

也正是因为门人弟子各不相同的三套剑法奠定了栖霞剑派“剑术最高”的名头。

解书剑挠了挠头答道:“回师父,三套剑法玄妙无比,一字一句皆是剑招。

悟剑三年只能说略有所得,其中《蜀道难剑法》大概领悟了七八招,《将进酒剑法》和《梦游天姥剑》各得了五六招。”

卓非群点点头说道:“这三套剑法乃是我派根本所在,门派内剑法大多脱胎于此,自然玄妙无比。

纵然为师练剑数十载,以当下修为来看都不敢说尽得剑法真谛,你修为不过开脉境,练剑不过九年,便可以在三年时间内领悟这些招数,己然天赋异禀。”

看着解书剑有些洋洋得意,卓非群面色一变说道:“但切记习武之道,其路漫漫,万不可以一时得失而沾沾自喜或得过且过。”

解书剑闻言立马按下自己心头升起的一丝得意之色,面色严肃地说道:“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看到解书剑的样子,卓非群满意地点点头,自己这个大弟子从小跟在自己身边,自六岁开始练剑至今从未让自己失望过。

随后卓非群说道:“这次叫你来除了问一问你剑法修炼情况外,更主要的是为师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做。”

解书剑心中暗喜:看来陈师叔所说下山一事是真的,双手抱拳道:“弟子但凭师父吩咐。”

卓非群说道:“日前为师收到武当山黄庭真人传信,新一代武当七子将于两个月后全部选出,届时黄庭真人将正式接过武当掌门之位。

此乃我正道盛事,各门各派都将派人前往见礼。

为师想你如今修为己是开脉境圆满,剑法在同辈之中亦算不错,应该下山历练历练。

所以你是否愿意走上这一趟?”

解书剑心头一喜,连忙答应道:“回师父,弟子愿往武当见礼。”

卓非群点点头道:“平日里你陈师叔等人常讲些江湖故事,传授些江湖经验给你们。

这些东西为师就不再多说,你回去收拾收拾,到你杨师叔那里领盘缠等物,明日便出发吧。”

解书剑应了一声,对着卓非群和陈非生分别行了一礼,急不可耐地扭身快步离去。

看着解书剑匆匆离去的背影,卓非群笑骂道:“这小子怕不是早就等着这一天呢。”

陈非生同样笑了笑:“年方十五便是到了开脉境圆满,悟剑三年便可以掌握三套剑法总共近二十招。

师兄,这天生剑心者,真的是不同凡响啊。”

卓非群摸了摸颔下蓄着的胡须说道:“剑心天生者,乃天生剑修,自然与常人不同。”

解书剑自然不知自家师父师叔后面的谈话,早就急急忙忙地施展轻功跑回拔云尖主峰,到掌管剑派钱财的杨非松师叔处领了盘缠、马匹并宗派信物等物件。

第二天一早,解书剑早早起来,拜别了卓非群夫妇及墨非白等一干师叔、宗门长辈等。

随后沿着拔云尖主峰上一条蜿蜒的青石小路——正是栖霞剑派有名的“青云梯”——一路下山,走不过十数里便到了栖霞剑派的北面门户会墅岭。

站在岭上,解书剑回头看了看峰顶隐在云雾之中的拔云尖,看了看盘绕在拔云尖上的青云梯,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扭回头,牵上马向北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