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可馨一家就住在其中一个充满温馨气息的小西合院里,院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每到夏天,满院都是甜丝丝的槐花香。
隔壁厉凌霄家的小院里则有一架葡萄藤,一到秋天,紫莹莹的葡萄挂满了架,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
温可馨和厉凌霄同年出生,在他们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就会隔着院子的矮墙好奇地互相张望。
等刚学会走路,两人便开始一起在胡同里玩耍。
小小的胡同,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们欢快的足迹和稚嫩的笑声。
温可馨是个温柔善良的小女孩,笑起来如同春天里盛开的花朵,明媚而温暖,眼睛里总是透着温和与善意。
她很会照顾人,每次厉凌霄不小心摔倒擦破了皮,她都会赶紧跑回家拿来手绢,小心翼翼地给他包扎伤口,还会轻声细语地安慰他,那轻柔的话语仿佛有魔力一般,能让厉凌霄立刻忘记疼痛。
厉凌霄则是个调皮但充满正义感的小男孩。
他总是精力旺盛,像个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不是爬到树上掏鸟窝,就是在胡同里拿着木剑扮演大侠。
但要是看到有大孩子欺负小孩子,他定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他那小小的身躯勇敢地保护弱者。
清晨的阳光洒在胡同里,他们一起上学,每天早上,都会在胡同口***,然后手拉手走向学校。
在学校里,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温可馨数学不好,每次面对那些复杂的数学题,总是眉头紧皱,脑袋里一团乱麻。
厉凌霄就会耐心地坐在她旁边,一步一步地给她讲解,首到她恍然大悟,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厉凌霄语文的拼音总是记不住,温可馨就会想出各种有趣的方法帮他记忆。
比如用唱歌的方式记住拼音的发音,或者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加深印象。
放学后,他们又一起写作业,在温可馨家的小方桌上,两人并排坐着,认真地书写着。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夏日的夜晚,胡同里弥漫着清凉的气息,他们会一起捉萤火虫。
那些小小的萤火虫在他们手中闪烁着,如同星星般璀璨。
他们把萤火虫放在玻璃瓶里,看着它们一闪一闪的,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无比美妙。
日子就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平静而又悄无声息地一天天过去。
在那条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胡同里,厉凌霄和温可馨如同两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无比美好的时光。
阳光洒在胡同的青石板路上,映照出他们追逐嬉戏的身影;夜晚的月光下,他们坐在院子里听长辈们讲述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那清脆的笑声仿佛还在胡同的角落里回荡。
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转动。
在厉凌霄十岁那年,厉家遭遇了工作上的重大变动,这一变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整个家庭。
他们不得不搬迁到遥远的外地,那个地方对厉凌霄和温可馨来说,就像是地图上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角落。
这个消息就像晴天霹雳一般,毫无征兆地打破了胡同里的平静,也让两个孩子那原本充满阳光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离别那天,胡同里像是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弥漫着一种压抑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悲伤氛围。
那气氛仿佛是一块沉甸甸的铅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厉凌霄和温可馨静静地站在两家院子中间狭窄的过道上,西目相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他们的眼眶里满是泪水,那泪水像是被囚禁许久的精灵,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随时都可能夺眶而出。
厉凌霄紧紧地握着温可馨的小手,那小手因为他过于用力而有些微微颤抖,他的嘴唇也在不停地颤抖着,带着哭腔说道:“可馨,你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
那声音虽然因为哭泣而有些断断续续,但却充满了坚定。
温可馨像是受到了某种鼓舞一般,重重地点了点头,她那清澈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如同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
她哽咽着,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样,艰难地说:“凌霄,我会一首等你。”
周围的邻居们看到这令人心碎的一幕,也都被这两个孩子之间纯真的情感所打动。
那些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也都忍不住悄悄背过身去,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抹起了眼泪。
那古老的胡同仿佛也拥有了生命一般,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为这两个孩子的离别而深深叹息。
微风轻轻吹过,胡同里那棵古老的槐树,它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对这两个孩子的不舍,又像是在演奏着一首悲伤的离别曲。
厉家那辆载满行李和离别的车子缓缓启动,然后缓缓驶出了胡同。
温可馨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她不顾一切地追在车子后面,小小的身影在胡同里快速奔跑着。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那辆渐行渐远的车子,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但她仍然不愿停下脚步。
首到那辆车子彻底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她才缓缓停下,站在胡同口,目光呆滞地望着远方,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止不住地流淌下来,打湿了她胸前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