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是谁,是谁在这寂静的黑暗中沉吟?”
这嗓音低沉而沙哑,透着岁月的沧桑,口中的每字每句,都似在诉说着生命的短促和世事的无常。
此时,孤舟上沉睡的女孩,缓缓睁开了沉重的眼皮。
她身着素衣,一头乌发垂至腰间,未施粉黛的面庞,还残留着一丝尚未消散的倦意,一双如葡萄般圆润的眼睛,开始好奇地审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在寻觅那凭空出现的声音。
然而,任凭她如何探寻,皆一无所获,刚才的沉吟声,如同石沉大海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是我的错觉?
女孩不禁心生疑虑,低头凝视着眼前这片死寂的海水,那双如葡萄般的大眼睛,此刻只剩下无尽的落寞,这片海,依旧如此漆黑,如此平静,没有丝毫涟漪,寂静得毫无生气,宛如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紧紧拖住这片孤舟。
我是谁?
我为何在此?
我终将归往何处?
没有回应,没有答案,没有任何指引,女孩在这死气沉沉的海上,己漂泊整整三年。
这三年来,她从最初的茫然失措,到后来的不甘挣扎,再到如今的心如止水,似乎己然接受了这般结局,任由孤舟漫无目的地漂流。
仰头望向星空,这是女孩在这漫长三年时光中,唯一能寻得一丝光亮的所在。
浩瀚的星空,繁星闪烁,每一颗星星都如此鲜活灵动,还不时调皮地眨一下它们闪亮的眼睛,与这死气沉沉的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女孩双膝跪地,伏在孤舟上,双手合十,虔诚地仰望着星空,对着那一颗颗闪烁光芒的星星默默许愿:我愿以这卑微之躯为代价,祈求星辰能解我之惑,指引我方向,助我找到归处。
这个愿望,女孩己在过往的三年中许过无数次。
每一次,她都怀揣着愿望,疲惫地沉入梦乡,又在每次梦醒后,重复着这熟练的动作,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当女孩认为这愿望会如之前无数次那般石沉大海时,那低沉而沧桑的嗓音再度响起。
此刻,忧伤的双眸终于闪过一丝光亮,女孩那颗沉寂的心,也随之泛起了一缕涟漪:那并非幻听!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低沉沙哑的嗓音再次响起,甚至比首次更为浑厚响亮。
与此同时,浩渺星空中,一颗毫不起眼的星星,突然划过边际,拖出一道细长而明亮的尾巴,随后悄然滑落至大海。
须臾,一只小木船突兀地出现在星星滑落之处。
这突然出现的小木船,在无边无际的幽暗大海中,显得格外孤寂。
船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曾被深埋于海底的淤泥之中,略显破败,一道道划痕,仿佛在诉说着困于灵魂深处无法言说的挣扎与痛苦。
或许是孤寂太久,女孩迫不及待地以手为桨,驱使孤舟靠近,她急切地想要一探究竟。
片刻后,女孩略显气喘地凑近了木船的边缘,她小心翼翼地伸出玉手,却又在即将触碰船沿的瞬间缩了回来。
如此反复数次,女孩终于战胜了内心莫名的恐惧,而后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伸出了蜷缩的食指。
当那葱白的食指触及小木船划痕的瞬间,残旧的小木船突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恰似黑暗中绽放的一朵绚丽烟花,而女孩那单薄的身影,也随之消失在这绚烂的光芒之中,只留下那一片孤舟,静静地漂浮在毫无生气的大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