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创业的初心
街中的一间小店正在翻修,门口挂着一块崭新的招牌,上面写着“童星鞋店”。
招牌的字是,厚重而鲜亮,像极了他们此刻的心情——满怀希望。
肥娟,因从小体态丰盈且爱笑,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肥娟”。
她是个地地道道的乐天派,喜欢热闹,对生活充满了干劲。
而她的丈夫“腹肌哥”,则是个略显沉稳的技术员,曾经在一家工厂做设备维护。
夫妻俩虽生活平平淡淡,但日子也算美好。
辞职:为了更好的生活“腹肌哥”,我想辞职。”
一天晚饭后,福娟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对丈夫说道。
“腹肌哥”放下筷子,皱眉问:“怎么突然说这个?
你那超市收银员的工作不是挺稳定的吗?”
“是稳定啊,可咱们这几年攒的钱,扣掉房贷、孩子教育费,剩下的能干啥?”
肥娟一脸认真,“再说了,我不想一辈子就在那个地方刷条形码。
咱们得为自己活一回。”
“腹肌哥”听了沉默片刻,低声道:“可要是辞了职,咱干啥?
开店吗?”
肥娟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对!
我想开个店,卖童鞋!
学校附近那家铺子不是在招租吗?
咱们可以试试!”
1.创业的选择“腹肌哥”起初并不赞成。
他觉得开店风险大,尤其对他们这种既无经验又无资金的人来说。
但架不住肥娟的坚持与执着。
“咱们选学校旁边,不就是看中了孩子多、人流大吗?
孩子们天天上学,鞋是刚需,不怕没生意!”
肥娟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再说了,咱卖质量好、价格实惠的鞋,家长肯定爱买。”
听着妻子的话,“腹肌哥”心动了。
他开始计划改一下店铺,并利用自己在工厂学来的木工手艺,为新店铺设计了简单的货架和装饰。
他们没钱请装修队,干脆亲自动手,从刷墙到安装货架,全是两人一手包办。
店铺的装修很快完成了,小而精致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童鞋。
货源是肥娟从批发市场挑来的,每一双鞋她都亲自试过舒适度,生怕买到次品影响口碑。
为了吸引孩子们,他们还特意购置了一台二手的大屏电视,放在店里循环播放动画片。
2.开业:热闹与失落2023年3月,“童星鞋店”正式开业。
开业当天,肥娟特意邀请了几位亲戚朋友帮忙捧场,门口挂满了五彩气球,店内播放着欢快的音乐。
斜对面的学校刚放学,一群孩子好奇地跑进店里,被货架上五颜六色的鞋子吸引得目不转睛。
“阿姨,这双鞋多少钱?”
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女孩怯生生地问。
肥娟蹲下身子,笑眯眯地回答:“69块,今天开业打折,只要59!
你喜欢吗?”
女孩点点头,回头对妈妈撒娇道:“妈妈,我想要这双!”
家长见价格还算合理,便爽快地掏了钱。
第一单成交,肥娟心里涌上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店里的热闹逐渐冷清下来。
放学时孩子们会蜂拥而至,但大多数只是来看电视,真正买鞋的却寥寥无几。
面对空荡荡的货架和为数不多的账单,福娟开始焦虑了。
3.挫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几个月后,“腹肌哥”拿着账本对肥娟说:“这两个月的销售额加起来不到5000块,连房租都不够。
咱们是不是低估了这个生意的难度?”
肥娟咬着嘴唇,不甘心地说:“可能是咱宣传不到位,再坚持坚持,肯定会好起来的!”
但现实并没有因为她的坚持而改变。
学校附近的家长们逐渐习惯了带孩子进店看看,却因为孩子成长迅速、鞋子更换周期长,而不常掏腰包。
与此同时,福娟还要应对越来越多“蹭电视”的孩子。
有时她不得不加班打扫,清理孩子们留下的零食袋和水渍。
“腹肌哥”几次建议把电视撤掉,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但肥娟却固执地说:“孩子们爱来,说明咱店有人气。
咱不能因为短期收益就赶他们走。”
4.初心未改:从失败中寻找希望一天傍晚,福肥坐在店门口发呆,看着放学后蜂拥而至的孩子们,有些落寞地叹了口气。
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拉了拉她的衣袖:“肥娟阿姨,动画片开始了,快来换频道!”
福娟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好嘞,马上给你换。”
看着孩子纯真的笑脸,她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初心: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这片小镇的孩子们带来温暖和陪伴。
虽然童鞋店的生意并没有达到预期,但她和“腹肌哥”并没有打算轻易放弃。
他们决定利用这些孩子的热情和关注,找到新的方向,为未来的小店带来新的生机。
“我们一定能找到出路的!”
肥娟抬起头,看着站在旁边的“腹肌哥”,眼神中满是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