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霜降。
清晨6点27分,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一处建筑工地。嘉陵江面上漂浮着乳白色的雾气,能见度不足50米。工地值班人员在进行例行巡查时,发现一根水泥管出现异常裂缝,随即报警。
7点15分,南岸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周正阳抵达现场。他穿着标准的警用雨靴,鞋底沾满了工地特有的红褐色泥浆。现场已经拉起警戒线,几名技术科的同事正在架设照明设备。
周正阳蹲下身,仔细观察水泥管上的裂缝。裂缝长约30厘米,最宽处约2厘米,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他戴上橡胶手套,用棉签采集裂缝处渗出的胶状物质。在便携式紫外线灯的照射下,这些物质呈现出暗褐色的荧光反应。
"这是第四起了。"法医林雪梅的声音从防护服内传来。她正在对水泥管进行初步检查,"和前三次一样,裂缝位置都避开了承重部位,显然是人为造成的。"
周正阳站起身,环顾四周。工地地面散落着大量碎石和建筑废料,几台挖掘机停在不远处。他的目光落在水泥管周围的地面上——那里散落着一些深褐色的颗粒物。
"花椒?"他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粒。
"对,和前三个现场一样。"林雪梅走过来,"已经采集样本送检了。不过这次......"她停顿了一下,"死者的位置有些特殊。"
周正阳跟着她绕到水泥管的另一端。在照明灯的强光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裂缝内部的情况。一具成年男性的尸体蜷缩在水泥管中,双手被反绑在身后,面部朝下。尸体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水泥浆,已经部分凝固。
"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36到48小时之间。"林雪梅说,"和前三个受害者一样,死者体内检测出大量麻醉剂成分。但这次......"她指了指死者的右手,"你看这里。"
周正阳凑近观察。死者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指甲缝里,嵌着一小块暗红色的纤维物质。
"像是从什么布料上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