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爷爷去世引发的“内战”
兰馨爸爸想要给兰馨买一个新书包、新文具盒。
可是兰馨妈妈认为没必要买,买个新的要花不少钱,小孩子又不爱惜,要不了多久就弄得没用了,把家里赶集用的布袋洗洗干净给馨馨用就行了,至于文具盒先用牙膏盒替代着,后面有空了让爷爷给兰馨用竹子编一个就行。
兰馨的学校特别近,离家只隔了一条小河。
这个学校只设立了学前班到二年级的课程,每个年级平均有8名学生。
学校只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既教语文也教数学。
兰馨刚上学时并没有过度怀念家人,因为课间她在学校门口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在房前屋后忙活。
最激动的莫过于家里炊烟升起的时候,她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做饭了,有时候遇到刮风的天气,甚至能闻到炒菜的油烟香味。
从学前班到二年级是兰馨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没有考试的压力。
兰馨两门课程成绩总是接近满分,每学期都能拿到奖状。
每次拿到奖状,兰馨都会第一时间奔跑回家拿给爸爸妈妈看,兰馨的爸爸每次都会给兰馨贴在卧室墙上。
兰馨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背诵课文。
由于爸爸妈妈识字很少,没有办法辅导兰馨背诵课文,而且爸爸爸妈每天都有大量的活儿要干,晚上了,兰馨妈妈还要忙着给家里的猪娃准备第二天的吃食,兰馨爸爸要忙着饮牛,给家里几头牛加夜草。
就是没有人可以陪兰馨背诵课文,哪怕是检验一下一段课文背诵得对不对,都无法实现。
于是,有一次,兰馨又因为没有完成背诵任务被老师留在学校,中午不让回去吃饭。
最后还是兰馨爷爷悄悄给兰馨送来了热乎乎的饭菜,是干豇豆炒腊肉,那是兰馨记忆中最可口的一顿饭菜。
其实老师是知道的,但是爷爷年纪大了,老师也不好说什么。
兰馨上二年级的时候,听老师说由于学校生源太少,为了节省资源,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毕竟这所学校只教授语文和数学,别的课程都没有开设),上级政府打算将这所学校撤掉,和集上的中心小学合并,合并以后意味着大家要去很远的学校上学,不得不住校了,一周才能回来一次了,这个消息于大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兰馨和同学们可从来没有住过校,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兰馨和同学都有点接受不了,眼泪涮涮地往下流。
当兰馨把这件自以为是惊天动地的悲剧告诉爸爸妈妈时,爸爸妈妈不仅没有表现出一丝失望和难过,反而感到庆幸,因为他们也觉得目前学校师资力量太差了,孩子换一所学校其实是好事情,这让兰馨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当要去新的学校报到时,兰馨的爷爷去世了。
兰馨的家乡很重视看墓地风水这个事情,兰馨爸爸负责安葬爷爷,因此找阴阳先生看墓地这个事情由他一手包办张罗。
然而这件事背后牵动着很多人的利益。
首先是兰馨大伯母不相信兰馨爸爸,认为兰馨爸爸会偏向自己一家三口,担心墓地的朝向对大房不利,反反复复从中阻拦甚至要求变更方向。
据兰馨爸爸说,给爷爷看墓地的时候是跟阴阳先生沟通好了的,要兼顾大房和所有姐妹,折中挑选一个最适合的方位,但是大房死活不相信,于是两家吵得不可开交。
偏偏这时,兰馨的二姑和姑父上门来了,不过他们不是来劝架的,也不是来关心爷爷的墓地的,是来询问兰馨奶奶留给兰馨爷爷的金银首饰去哪里了。
尽管这让人很寒心,却是事实。
兰馨二姑夫怂恿二姑一定要问出那些金银首饰的下落,并且拿走那些东西。
兰馨妈妈很气愤:“二姐,你也太不懂事了吧?
爸爸尸骨未寒,我们正忙着给他看墓地,你却跑来要遗物?
当初妈还没去世的时候,她那些金银首饰(镯子、耳勺、牙签、簪子、耳环、戒指这些)都被你连哄带骗全拿走了,现在你又来闹什么闹”?
兰馨二姑说:“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母亲的陪嫁远不止那些,还有一些东西肯定是爸妈偏心给你们了,赶紧拿出来……”眼看我爸妈不搭理她,她又赶紧央求道“兄弟媳妇儿,你也谅解谅解我,我要是要不到东西回去,当家的饶不了我”。
最后二姑回去后肯定是严重受了创伤,只是不好意思向我们提罢了。
由于兰馨爸爸妈妈忙着办理爷爷的后事,忘记给兰馨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兰馨去学校以后被新老师好一顿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