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班老师余凯:32岁,与余燕一个城市,有两个姐姐。
职业:辅警4月30日的晚霞染红了厨房的玻璃窗,徐凯系着印满卡通小龙虾的围裙,额头沁着细汗,却仍专注地翻炒锅里的小龙虾。
余燕刚推开门,麻辣鲜香的味道便扑面而来。
餐桌上,红彤彤的小龙虾堆成小山,旁边摆着她最爱的冰啤酒和凉拌黄瓜。
徐凯擦着手从厨房走出,笑着说:“周年快乐,尝尝我改良三次的秘方。”
灯光下,两人剥开龙虾,汁水西溢。
余燕咬下鲜嫩的虾肉,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去年今日,他们在路边摊第一次分享小龙虾,那时徐凯说以后每年都要给她做。
此刻,龙虾的香气里,藏着最朴实却真挚的承诺。
两周后……入夏的蝉鸣在柏油路上蒸腾时,徐凯握着对讲机的手己经被汗水浸得发皱。
路口信号灯由绿转红的瞬间,他看见白色SUV在斑马线上急刹,后轮胎擦出焦黑的痕迹。
"徐哥!
"清脆的女声混着警哨声破空而来。
新来的江筱雅戴着半旧的警帽,马尾辫在头盔下晃出利落的弧度。
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先扶起身旁被吓到的老人,又转身对车主敬礼,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
这是江筱雅到岗的第二周。
按照队里"老带新"的惯例,徐凯成了她的师父。
最初那几天,她总像台上满发条的机器,背法条时眼睛亮晶晶的,连整理反光背心都要按长短顺序叠成整齐的方块。
"别这么紧绷。
"徐凯把冰镇酸梅汤推到她面前,"违章处理窗口冷气开太足,喝这个防感冒。
"江筱雅低头抿了一口,耳尖泛起红晕,"谢谢徐哥,我就是怕犯错。
"五月的暴雨来得猝不及防。
徐凯在积水路段疏导交通时,看见江筱雅正蹲在路中央,徒手清理堵塞排水口的塑料袋。
警服下摆完全湿透,雨水顺着帽檐不断滴落。
他冲过去撑开伞,却被她笑着推开:"徐哥你去那边,有辆电动车陷在坑里了!
"那天之后,办公室的储物柜里多了备用的毛巾和吹风机。
江筱雅发现,徐凯总会在晨会上看似随意地帮她补充汇报内容,值夜班时默默把她的凉掉的泡面换成新泡的。
首到某个加班的深夜,徐凯教她录入违章信息时,两人的指尖在键盘上短暂相触。
江筱雅的呼吸忽然急促起来,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着徐凯侧脸的轮廓,她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盖过了空调外机的轰鸣。
一个月期满的那天,江筱雅捧着考核表站在徐凯面前。
"师父,"她咬着嘴唇,"我能不能申请和你一组?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徐凯看着她被晒得微黑的脸颊,喉结动了动,"当然可以,新警成长手册上,还等着你的结业成果呢。
"江筱雅如愿以偿和徐凯分到一组,工作时她愈发干劲十足。
一次执行任务,他们要处理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
现场混乱不堪,伤者的***声和周围人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
江筱雅有些慌乱,徐凯立刻站到她身前,沉稳地指挥现场,安排救援。
在他有条不紊的调度下,局面逐渐稳定。
事后,江筱雅对徐凯更加崇拜。
而徐凯也发现,自己对这个努力又可爱的女孩多了几分别样的关注。
余燕察觉到了徐凯的变化,她心里隐隐不安。
一次徐凯加班很晚回家,余燕看着疲惫的他,试探着问:“最近工作很辛苦吧,那个新同事怎么样?”
徐凯没多想,随口说:“挺好的,很有干劲。”
余燕心里一紧,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