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暗巷迷踪

渭水诡符谜 氨翎 2025-05-16 09:35:1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未央路古玩城的霓虹灯在细雨中晕成猩红的光斑,像凝固的血迹。

我将虎符贴身藏好,指尖残留着昨夜鳞片的黏腻触感。

手机导航显示"玄古斋"位于地下三层,可旋转楼梯的铁门却挂着生锈的铜锁,门板上褪色的符纸被雨水泡得发胀,朱砂画的眼睛仿佛在随着我的脚步转动。

"找秦无衣?

"沙哑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转身时,裹着黑色貂绒披肩的女人正用檀木折扇轻点地面,扇骨间夹着半片泛黄的竹简,边缘残留着新鲜的齿痕。

她涂着丹蔻的指尖捏着枚青铜铃铛,铃舌缠绕的红绳还沾着潮湿的泥土。

"跟我来。

"她的三寸金莲踩在青石板上,发出诡异的空洞回响。

回廊两侧的仕女图都画着同一张脸,眼尾的泪痣鲜红欲滴。

经过第三幅画时,我注意到女子广袖下隐约露出的虎符纹路,而她嘴角裂开的弧度,竟与昨夜彩信里的面具人如出一辙。

穿过七道垂花门,雕花木门后传来焚香与腐殖质混合的气味。

屋内中央摆着青铜方鼎,鼎内燃烧的香灰中埋着半截焦黑的手指,指甲缝里嵌着细小的鳞片。

戴面具的男人坐在太师椅上,这次他摘下面具,右脸的烧伤疤痕蜿蜒至脖颈,耳垂上的青铜耳坠赫然是半枚虎符。

"江承砚,江教授的独子。

"他转动鎏金罗盘,指针在"渭水"方位疯狂旋转,"你以为父亲真是死于学术考察意外?

"罗盘重重拍在桌上,震落的香灰下露出张泛黄照片——二十年前的考古队合影里,父亲搂着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刻满眼睛的青铜巨门前,而站在队伍中央的领队,正是文物修复中心的人事经理。

窗外惊雷炸响,女人的貂绒披肩无风自动,露出后颈蜿蜒的鳞片纹身。

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警笛声,男人抓起鼎中焦黑的手指,骨节碰撞声清脆得骇人:"记住,渭水有眼,活人勿近。

带着虎符,去咸阳师范学院找秦无衣。

"话音未落,整间密室剧烈震动。

女人甩出青铜铃铛,尖锐的声波震得我耳膜生疼。

待我再睁眼时,屋内只剩满地香灰,罗盘指针指向西北方的渭水。

手机弹出新闻推送:三小时前,咸阳段渭水突现大量青铜残片,考古队在淤泥中发现疑似活人俑的诡异物体。

我攥着虎符冲出古玩城,巷口的积水倒映出血色月光。

身后突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转身时只看到黑影一闪而过,墙面上多了用朱砂画的眼睛图案。

当我用衣袖擦拭时,指腹触到潮湿的液体——那根本不是颜料,而是新鲜的血液。

咸阳师范学院的旧图书馆弥漫着樟脑丸与霉菌的气味。

我在地方志阅览室翻找三个小时,终于在1987年校刊中发现线索:当年基建挖出汉代墓葬群,其中一座"甲"字大墓在发掘当夜突发大火,所有出土文物不翼而飞,现场只留下半句刻在墓砖上的铭文月照玄瞳,血启天门。

"找秦无衣?

"白发苍苍的管理员突然出现,金丝眼镜后的目光让我浑身发冷。

他卷起袖口,露出和面具人相似的环状伤疤,"跟我来。

"地下室的青铜门上刻满星象图,管理员从怀表夹层抽出半张帛书,上面用朱砂标注的渭水河道暗线某处,画着个诡异的眼睛符号。

"二十年前,你父亲就是带着这张图去的渭水。

"他将帛书塞进我手里,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我的手腕,"记住,血月之夜,千万不要首视河面。

"子夜时分,血月将渭水染成紫色。

河面上漂浮着数以百计的陶俑头,空洞的眼眶随着波浪起伏。

我沿着河岸寻找帛书标记的位置,突然,水下传来铁链拖动的声响。

一具缠着水草的棺材破水而出,棺盖上的朱雀纹与昨夜青铜面具的纹路完全吻合。

当虎符嵌入棺盖凹槽的瞬间,整座河岸开始震动。

棺材缝隙渗出黑色液体,在空中凝成无数细小的眼睛。

记忆如潮水涌来:六岁那年,父亲在书房打翻青铜灯盏,飞溅的铜水在他手腕烙下环状伤疤;临终前,他用带血的手指在我掌心画了只眼睛..."承砚!

"熟悉的声音从棺材深处传来。

我浑身僵硬,那分明是本该死去二十年的母亲的声音。

血月的光芒穿透棺木,我看见母亲的脸在黑雾中若隐若现,她脖颈处缠绕着和古玩城女人相同的鳞片,嘴角裂开诡异的弧度:"来,让妈妈看看...完整的虎符..."芦苇丛中传来密集的脚步声,数十个戴青铜面具的人现身。

最前方的人事经理举起手中的虎符,和我手里的半枚严丝合缝,面具下的声音充满恶意:"江教授没告诉你吗?

你们全家,都是打开天门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