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上没有寄件人信息,只印着烫金的"幽冥剧院"字样,隐约透出一股檀香味。
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泛黄的戏票,日期是三天后的傍晚七点,座位号赫然是13排13座,票根背面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凭票入场,逾期不候,勿询来历。
作为一名戏曲爱好者,林晚从未听说过这座剧院。
她在网上搜索,只找到零星的传说:二十年前,城郊的幽冥剧院因一场大火焚毁,所有演员和观众葬身火海,此后每到雨夜,附近居民都能听到戏曲声和凄厉的尖叫。
正当她准备将戏票扔掉时,手机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您已确认观演,违背承诺者,将永困戏台。
三天后的傍晚,林晚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剧院旧址。
原本荒废的土地上,一座雕梁画栋的戏楼拔地而起,飞檐上挂着的铜铃在风中摇晃,发出空灵的声响。
门口站着两个穿长衫的门童,他们面色惨白如纸,眼神空洞无光。
"请出示戏票。
"左边的门童声音沙哑,接过戏票时,林晚瞥见他手腕上缠绕着焦黑的绷带,像是烧伤的痕迹。
走进剧院,内部装饰华丽却透着诡异。
墙壁上挂满京剧脸谱,那些脸谱的眼睛似乎会随着人的移动而转动。
林晚找到自己的座位,发现前排座椅上坐着几个观众,他们穿着民国时期的服饰,一动不动,脖颈处有一圈暗红色勒痕。
这时,一张《观戏守则》从座椅缝隙滑落:规则1:演出期间禁止离席,若想上厕所,需向穿黑衣的引座员索要红色灯笼规则2:所有演员均画青衣妆,若出现花脸角色,立即闭眼捂耳,直到鼓掌声响起规则3:不要回应任何与你搭话的观众,若有人问"戏好看吗",回答"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特别警告:散场后必须跟随人流离开,若被留在剧院,需在天亮前找到后台的桃木剑第二章:诡谲戏台七点整,剧院灯光骤暗。
舞台幕布缓缓拉开,一名青衣女子莲步轻移,开始演唱《牡丹亭》。
她的嗓音婉转空灵,却透着说不出的阴森。
林晚正沉浸其中,突然发现女子的水袖上沾着暗红的污渍,随着舞动不断滴落黑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