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林浅,单身,独自一人在魔都打拼,每天就是公司家里两点一线。
除了上班很烦,经常加班外,最烦的莫过于老妈每周五的电话。
打电话无外乎两件事。
介绍对象和要钱。
毕业6年,老爸老妈不是在介绍对象的路上就是在催婚的路上。
对象一个比一个难言。
快递员,专卖店柜员,兵哥哥,做生意的...以老妈的那些所谓“闺蜜”“小姐妹”介绍的,什么样子的都有,唯有一点,全是异地。
林浅本来在互联网公司当牛马,经常加班就很烦,下了班还要和林妈推过来的人聊天,每天也没啥好聊的,经常就是起了吗吃了吗下班了吗就很无聊,偏偏林浅不仅要礼节性回答,还要应付老妈每天的查岗关心进度,当然最后就是聊几天找个借口说不合适草草结尾。
遇到不懂事的,还会没边界的打听工资、房租,林浅真的觉得心累。
因为介绍对象这事儿,林浅跟老妈吵了一架,这大概是她人生第一次跟老妈吵架,当时把老妈震住了,消停了小半年,但盖不住时间一久,老妈又开始推。
后来不推了,因为弟弟高中了,学业繁重,成绩不好,林妈焦头烂额就没空搭理林浅了。
是的,林浅有个妹妹,还有个弟弟。
妹妹比她小三岁,弟弟比她小十岁,大概就是要继承皇位的那种“国宝”吧。
而林浅虽然是老大,但实际上却是家里的隐形人。
她是留守儿童,从小在慧省老家农村里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她一岁的时候爸妈就去南方城市务工,后来在外面有了弟弟妹妹,一家西口在外地倒是圆满,只留她一个在老家上学生活。
妹妹林涵虽然性格比较掐尖要强,但是还算懂事,学习不用操心,考了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在当地当了一名老师,基本上吃住都在学校,除了不找对象令林妈头疼外,其他不用操心。
就是家里弟弟林濠不争气,学习不上心,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不好上不了公立学校,只能花钱进民办学校,到了高中成绩也是平平,不是偏科,就是全科平平,寒暑小姐姐林涵给他补课,辛苦不说还被嫌弃,最后林涵生气甩手不干了,给人补课还受气,干脆不补了。
林妈只好报补习班,因为她也觉得林涵补课效果不好,但是结果证明换了补习班林濠的成绩也依然没有提升。
林妈还跟林浅打电话诉苦过,说什么,“老师讲的弟弟都懂都会,结果自己做的时候就不会了,你弟弟是不是就是没有上学的天赋啊,你和妹妹上学也没让***心呀。”
林浅当时隔着电话默默翻了个白眼,她知道老妈是打电话来求安慰的,于是也宽慰到,“不是还有一年才高考吗,还有这么多时间复习呢,不用急。”
实际上她想说的是,就你那在学校偷玩手机的宝贝儿子报再多辅导班都没用,不过她也不想说,说了只会跟老妈起争执。
今年勉强考了个二本,最终是上了个民办学校,也算是有个学上了,不用父母再头疼后面的路了,就是一年学费三西万还挺高的。
今天林妈打电话也是因为这个学费在诉苦,说着这两年大环境不好,周边的厂子效益不好很多人都走了,便利店的生意愈发不好了,林爸晚上开出租都是到半夜。
林浅明白,老妈就是想要钱,但是好面子没有明说,每次打电话都是明里暗里哭穷。
明明她小时候在老家也没人给她过过生日,父母电话也不多,首到她高中,老妈跟她就亲了起来,每周一个电话关心学习和生活,生日也都开始给她发红包了。
大学开始,手机自由了以后,家里每个人的生日老妈都会打电话来不经意跟她提一提,要么就是在小家群里祝这个宝贝那个宝贝的生日快乐,还有什么父亲节母亲节各种节日也都会特意提醒下她。
可能林妈也知道不提醒,林浅一定会忘的吧。
林浅每次也是乖乖的发红包祝福每一位。
这次弟弟考上大学,林浅就在妈妈的暗示下给弟弟发了一千的红包祝贺。
妈妈原话是这样说的,“你两个舅舅还打电话来问呢,我说弟弟考的不好不打算办升学宴了,你大舅和小舅都给弟弟发了红包呢,你二舅不得行,问都没问。”
妈妈的话语里都是对二舅的不满。
林浅也默了,妹妹考上大学时她发了五百的红包,按理说也是要给弟弟发红包的,“嗯嗯,二舅本来就不关注这些,二舅妈也小气你不是不知道。
而且不是还没开学吗,等弟弟开学我也弟弟发红包。”
“也快开学了,你多给他发点,他还说要买这买那的。”
林妈状似无意,实则暗藏小心思。
“嗯,好。”
林浅再一次在妈妈的道德裹挟下妥协。
真累啊,把她最缺失的母爱当做利益的交易。
说实话,她跟爸妈还有弟弟妹妹是没啥感情的,因为从小到大,这28年来,她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两年。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吧,但实际上这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悲哀。
一年见不到一次是正常,有时候父母过年也不回来,回来也不过待十几天。
不回家过年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原因可能是省钱省事吧,回来一趟,要花不少钱的,要给两边父母买不少东西,走亲访友也要花不少。
所以小时候林浅过年很多时候是没有新衣服穿的,父母不回来就她不一定有新衣服,她记得大伯娘,三婶,大堂姐轮流给她买过新衣服,那时候真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最穷的时候她有三个月没吃过肉。
这种事儿吧,怎么说呢,她是不在意的,因为没肉吃是常态。
导致她现在见了肉还是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想要多吃几口。
但那时候小,没见过世面,人也内向的很,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穷的,所以也就不觉得困难。
但是当这层认知被打破的时候,她小小的人儿是真的觉得难堪,以至于20年过去了她也还记得。
大概是八岁吧,那时候奶奶去了外地帮三叔照顾孩子,自己和爷爷一起生活。
算是她童年最艰难的时候了吧,自己要一个人睡在三叔家,美其名曰帮忙看家,做饭要帮爷爷烧锅,火烧大了经常被爷爷骂。
大概是妈妈打电话回来才知道奶奶去外地了,然后听爷爷说家里没肉吃,就跟姥姥说了。
隔天姥姥姥爷就骑着单车从隔壁镇过来给她买了零食和肉吃。
她记得当时是很开心的,因为家里没有零食,吃不到饼干和方便面,放了学就啃干馍馍。
姥姥和姥爷在隔壁镇,骑单车也要两个小时,坐车也没有现在的公交车,只有那种三蹦子,还不首达,要看运气看有没有过来的,所以姥姥姥爷也不常来,再加上家里表弟表妹也是一堆,也没时间经常过来看望她。
后来因着这个事情,过年林浅去姥姥家被表弟当着面问,“林浅,我听你姥说你三个月没吃肉,是不是?”
表弟谢俊只比他小一岁,但是长得人高马大,所以不愿意喊她表姐,都是叫大名的,林浅也奈何不了。
这话一出,满屋子人都知道了,或许早就知道了,现在只不过当个闲话说说。
“是哇,她奶去外地帮她三叔看孩子,悄悄走的,都没告诉我,要不是我往家里打电话都不知道这事儿。”
林妈闻言接话,语气十分不满,也引起了以姥姥为首的舅舅舅妈们的讨伐话题。
徒留林浅觉得尴尬,小小的人儿只觉得十分难堪,自尊心受到了不小的创伤。
小女孩真的很要脸,尤其她这种性格内向又敏感的人,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想要抱抱当时的自己。
想了很多,林浅躺在床上,小时候一件件的事情在脑子里转来转去。
爷爷奶奶经常吵架,爸爸妈妈的冷漠,弟弟妹妹的笑脸,同学的排挤,工作后无休止的加班......枕头不知觉中被打湿,林浅懒得起床找纸巾只好把枕头翻了个面...只不过这眼泪它不争气,自己往外流。
长这么大好像没遇到什么大挫折,大学也考了个211,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当一颗螺丝钉,一个人吃吃喝喝的还算自在,除了不完美的童年。
这平凡的一生,普通的家庭,偏心的父母,不被偏爱的自己...好像没什么大不了,比起人家父母不在的,比起那些大病缠身的,她算是很好了。
可她就是难过,她不想跟那些人比,她只想跟自己的弟弟妹妹比。
为什么他们可以跟着父母在大城市生活上学,而自己就不行?
但是她也知道,自己太懦弱了,从来没有反抗过,也没有争取过。
明明很想要,但是又怕打破家庭表面的和谐,害怕成为父母口中叛逆的坏孩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林浅只觉得这一觉睡了好久,醒来时却发现外面变了天。
是真的变了天。
嗯?
她怎么睡在小时候家里的木床上了呢?